美文网首页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读后感

《MBA教不了的创富课》读后感

作者: 造塔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0:46 被阅读0次

    一、创业始于心念:我为什么要创业?

    比如,你决定决定创业的原因可能是:

    1、不用开没用的会;不用做没有意义的工作;除了客户,不用讨好任何人;

    2、不用等到过年才回老家看望父母;不用等到国定假期才出去旅游;

    3、直面市场,真正获得在商业世界生存的能力和底气;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那么,以上三点和五层需求的对应关系就是:

    1-尊重和自我实现

    2-爱和归属感+自我实现

    3-安全需求+自我实现

    二、选择合适的种子:3年挣1000万

    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市场规模有多大?

    想干什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中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没有热爱,你很难走远。

    能干什么?选择一个你能够建立起优势的行业。比如用工业化的思维来做农业,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工业,用大数据的思维来做消费。互联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很多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新做一次。

    市场规模有多大?市场规模决定支撑你的梦想和才华的舞台会有多大。

    挑选什么行业?关键是增长率。

    要获得快速增长,你必须打造一些能向大众市场出售的东西(产品或者服务),这就是得到和一个理发店的区别所在,一个理发店并不具备规模化扩张的性质。一棵参天大树的幼苗从其发芽开始就具有不同的命运。

    对于一个快速增长的公司,它必须具备:

    (1)提供的业务(产品、服务)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2)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能覆盖所有的这些人并为他们服务;

    换句话说,一个快速增长的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要能覆盖足够大的市场。

    太多的人,一说创业就想开个小饭馆。养家糊口开饭馆够了,赚1000万靠个小饭馆几乎不可能。为啥?随便干一干,干好点,第二年就没增长率啦!做连锁加盟固然是个好办法,但需要的管理能力太高,干好了能赚一个亿,干不好就重新赔回去,打回原形。所以根本不是目标1000万人士的好选择。

    三、财务力

    1、如何理解“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x资产周转率”?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靠多少本钱,赚回来多少。

    我们谈创业,一开始的净资产都不高,要想增长快,就更需大幅提高每年的回报率。最好是每年1000%!可怎么提高呢?

    途径1:提高利润率

    途径2:提高资产周转率

    资产周转率=营业额/资产

    途径3:借更多的钱

    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贡献利润=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净利润=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分摊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所需销量)=固定成本/贡献利润

    3、杠杆率

    杠杆率=贡献利润/净利润

    销售额增长X杠杆率=净利润增长

    提升价格还是扩大销量,杠杆率对企业的决策方向,给出了财务上的“行为意志”。

    4、现金流

    对创业公司来说,现金流永远是第一重要。

    《基业常青》讲到的很多伟大公司,创立之初,也没想好干点啥,甚至还有很多唧唧歪歪、半死不活了好长时间。但只要挺住,能有点现金流维持日常运转,扛着扛着,眉目渐显。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只要能活下来,就有机会。

    3、成本控制

    你的预算符合“核心竞争链”吗?分清楚“策略性成本”和“非策略性成本”。

    所谓“策略性成本”是指能直接创造出业绩的花销。例如广告费,应该增加才能提高营业额的时候,却削减了,不是自寻死路?要明白,费尽心机省下来的钱,其实很大部分是为了增加到“策略性成本”的!

    而“非策略性成本”,就是和创造绩效无关的开销。

    四、如何形成战略?

    1、产业链→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企业存在的基础和目的就两个字——赢利。

    企业要贏利,是你的“主观”需要。但是“客观”要求是什么呢? ——就是你的企业能够创造“价值”。

    怎么创造价值呢?

    第一步,分析你的企业所在的产业链。

    例如一双“百丽”品牌的女鞋,其“产业链”顶端是从牛羊饲养开始的,难道你的企业作为一个农场,也要“建设品牌”?有病!难道一个 MM买双“百丽”会问,“你的皮子,是安公公牌小牛皮吗?”

    产业链往下走,皮革鞣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分销商销售……粗粗一看,作为“百丽”商标拥有者,可能会整合“生产制造”环节,也可能整合“销售”或“设计”环节,但几乎不太可能整合一个“皮革鞣制厂”——有名如“耐克”,连“生产制造”也全部外包,大家不也很熟悉了?

    什么叫做“视野”?你站在一个高度上,就容易明白自己的企业,应该干什么才创造价值。

    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决定是否需要品牌建设。

    你站在“系统整合”的位置,当然最好,创立品牌,往往带来最高利润(当然风险也最大),所以,好好去建设品牌,是有前途的!但如果你站在“皮革鞣制厂”角度呢?你创立个品牌,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啊。(也懒得知道,麦当劳用的牛肉品牌你关心?)多做一点点研发,提高点成品率,才是正途。

    如果你的企业是设计公司呢?专门给大牌子做设计,做品牌简直是做地雷——你想干嘛?如果消费者知道了“百丽”最好的鞋款,都是你这个“安公公设计室”设计的,请相信,“百丽”老板一定会把你阉割掉,让你彻底变成公公,才不会有潜在危险。你如果作为设计公司,大概不用我讲你也明白,“人才战略”才是日日夜夜念兹在兹的,高级设计人才是你的最重要资产,建立点“企业文化”,给员工多培训培训,洗洗脑,应该没错的。

    不一一分析了,到这儿,该明白的都明白了。什么“品牌建设”、“科技研发”、“渠道培养”、“企业文化”……都是一味一味的“药”,什么时候用,分量用多少,取决于你生的是什么“病”!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如果不管什么病,都给个“建设品牌”药方子吃,不死人都见鬼了!

    分析完了你的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位置”,大约知道哪种“药”对你有效,就该进入下面第二个环节啦!

    第二步,分析你的企业的“价值链”。

    就是说,你给产业链下游(最下游就是消费者),提供了什么“价值”?

    价值链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于 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

    还说“百丽”,这个品牌首先定位在给中高端客户提供女鞋。确定了这个“价值”,就容易往上追溯价值链了。如果你是“百丽”品牌持有者,要不要进驻“王府饭店地下”和“国贸商城”两家国内顶级卖场销售?你想进,人家也不睬你啊!(你当自己是顶级品牌 Ferragamo?进了也没人买的。)终端销售也不能选择地摊儿或农贸市场,否则“中高端女性”肯定不买,呵呵。其实大家也都明白,“百丽”这种定位,一定要进入“华联”、“百盛”这种商场,因为这种商场的消费者,恰恰是“中高端消费者”。

    渠道定了,往上溯:制造和设计交给谁呢?要不要放在意大利?或者法国?可是,“中高端品牌的售价”,支撑得起那费用嘛?自然要请国内的,不过,照顾品牌形象,也不能选太烂的代工厂和设计室。

    一路上溯.....到了牛皮羊皮了吧?呵呵,就算是牛皮,会不会选用阿尔卑斯山下,什么什么“最高贵、最稚嫩的胎牛皮”?别扯啦,还是乖乖选点适合品牌定位的皮子吧。

    总之,你会发现,这条“链”,决不会跑偏,一定会完全符合最终的定位要求,创造出既定和应有的“价值”。

    0K,假设你是家代工厂呢?给“百丽”鞋子贴牌代工,想想,“百丽”品牌拥有者,需要你提供什么“价值”?大概是“质量过硬,价格低廉”八个字吧?很遗憾,你提供的这个价值,在整个产业链中,是附加值最低的部分,所以,你只好拼命压榨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呵呵,你想要存活,就必须服从你的“价值链”。当然,也有许多企业,要摆脱束缚,“老子要创建品牌!”好啊,不过不是创建一个代工厂的品牌,而是鞋子品牌,那是另一条价值链了。另一条价值链,大部分环节都和现有的不同,太多需要重新调整的地方,很多老板不明白这个道理,死在半路上。除了这种向上下游迈进的“垂直整合”,还有一条路,是“水平整合”,就是收购并购同类型厂商,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或提高和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总之,分析了价值链,才知道劲儿往哪儿使,“药”该吃啥。

    第三步:从价值链里找出核心竞争力。

    假设有A、B两个雨刷器厂,都想获得奔驰厂的大订单。A厂的决策者从价值链上分析,认为获得奔驰厂订单的需要——1-“对接能力”。要满足各种标准化认证——价格再便宜,品质做到了中国第一,你以为奔驰会采购吗?所以,国际化标准认证,以及获得奔驰原厂技术标准认证,是获得奔驰订单第一步。2.科技含量。想持续获得订单并扩大,要考虑到你提供的“价值”是什么。由于奔驰的价值链表明,奔驰要给顾客提供高档高品质的汽车,所以,肯定不会只注重价格。这样一来,你就不必“割喉式价格战”(这招,是留给吉利汽车用的,呵呵),高品质和科技含量必须具备,必须让奔驰满意。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什么“雨量感应雨刷器”、“无龙骨式雨刷器”等配得上奔驰的科技雨刷器诞生。3.精细管理。在生产环节上,瑕疵必定要尽量

    避免,瑕疵率一定要降到一个忽略不计的地步才有竞争力。4.准时交货。这应该也是奔驰极为看重的。大型先进的系统整合企业,都极为看重供应链流程,你再便宜,不能准时交货,也肯定睬都不睬。最后,A厂“建设品牌”的钱,几乎一毛钱没有投。“压缩成本”的精力,也投入很小。投入的主要是特定领域的科技研发(保证配得上奔驰的先进性)、对生产效率的改进(保证超低瑕疵率),以及对流程管理的控制力(保证供货及时)。这就是通过“价值链分析”做出的决策。

    B厂呢?资源配比完全不同:把科技研发的钱拿来一半“建设品牌”,把改进生产效率的钱拿来一半“建设品牌”,再把各种国际标准化认证的钱也拿来一半“建设品牌”……嘿!我们看到,全世界的消费者都知道了这个“雨刷器品牌”,问题是,奔驰会不会下订单?大车厂不下订单,自己零售呗……拜托!很多车一辈子也不用换雨刷器,即使换,也都换“原厂品牌”的,你当自己的“雨刷器品牌”能创造任何“价值”吗?大家想想,B雨刷器厂,怎么和A厂(获得奔驰大单的成功者)竞争呢?记住,还是从“价值链”角度考虑问题。做差异化竞争,找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记住,没有完美的“价值链”,做了大量“科技研发”,“成本”环节很可能就无法兼顾;揽了大量“奇瑞QQ”的,“奔驰”的单很可能就无法按时交工。从价值链上找“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一个找寻差异化的过程。对手做品牌,你也拼品牌,对手降成本,你也血拼成本,到最后,要么两败倶伤,要么因为对方的先发优势,你死他活下来。

    看任何企业问题,都首先站在产业链看价值链,然后站在价值链看核心竞争力,站在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上,看品牌、营销、成本控制……一系列的“药材”。

    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来自于眼界与格局。眼界高的人,能够跳出眼前的问题和思维模式,从更高的视角俯瞰全局,从这幅更大的图景中,看到全新的重要信息及其关系结构。

    2、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的思路,是从红海出发的。所谓红海,都有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市场规模增长缓慢,各个企业所占份额基本已经锁定,动态平衡了。

    蓝海战略的两个理论要点:

    第一,蓝海战略的企业,是基于对原有市场的顾客迸行客户价值的重大突破。

    第二,所谓蓝海战略的行为,就是对原有成本结构的迅速重组。

    为什么说“价值突破”,而不说“价值创新”?因为用“突破”一词更准确。

    比如ZARA,在某几个顾客最在乎的环节(对服装来说,卖场档次和品类多寡)达成五星级,通常带给顾客的感觉,就是这个牌子乃五星级——然后呢,却用二星级价格销售,当然给人“太超值了!”的感受,销售激增,所以说“价值的重大突破”。

    另外,怎么达到成本平衡呢?就是“对原有成本结构的迅速重组”。方法就是“加减乘除”。

    蓝海战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加减乘除”。

    3、配合“蓝海战略”使用的一把尺子:消费者的消费链

    事实上,消费者买任何一样东西,都不是像孙悟空一样,跳到商家面前买了就走的,都是一个过程,这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弄清楚这个链条,你该如何“发力”,在价值链上哪个环节发力,就容易判断了。

    如果一双鞋卖到了三千多块以上,销售的就不仅仅是“实用价值”,还包括了“美学体验”。事前做的广告,在杂志上用软文形式讲的劳克鞋种种故事、传奇,就是事先对消费者的“服务”了——你不买这鞋,那些故事就是别人的故事,就是别人的传奇——等你购买了、穿脚上了,那些故事就是为了你的“体验”而存在的了——这难道不算是很优秀的、实实在在的“服务”吗?如果仅仅将那些传奇故事理解为广告促销手段,就浅薄了。因为,那故事将和这双鞋一起,对顾客产生着很重要的“价值”!

    3、战略——运营——团队

    梳理消费者的消费链和核心顾客特征,确定要占领的细分市场,对于创业者而言,最好选择你的消费人群时,越窄越好。专业术语一点,就是选择“超级细分市场”,更易成功。有了“窄”,你的各个环节就有了针对性,就容易突围成功。

    拼到最后,就是拼谁对目标客户理解得更深刻。

    针对细分市场,梳理价值链和成本链,制定你的蓝海战略。

    战略就是确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明确了战略,运营才有了方向。

    运营如何指导团队呢?就是“因事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明白了我们接下来要干些什么,也就清晰了对人才的取舍。总之,我们会发现,有了“窄”,就容易突围。这时,我们看到战略和运营,运营和团队,团队和战略,开始首尾相衔了?这时我们得到什么?得到真正的“执行”!就这么简单,就这么难。

    没有“执行”的战略,是纸上谈兵瞎扯淡;没有“战略”的执行,是盲人瞎马,走越快越危险!而只有现在,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才是战略和执行和谐的统一!也只有战略和执行一块思考,才能叫思考!否则,那叫说梦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BA教不了的创富课》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ak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