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加大,申论中涉及考核的扶贫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如何杜绝数字脱贫、算账脱贫、假脱贫,杜绝扶贫脱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探讨。
一、扶贫脱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表现
1、各种填表折腾干群。各种表格填来填去,耗时费力,干部叫苦,群众厌烦;
2、考核监督流于形式。检查考核只注重痕迹管理,看表格、看照片、看入户,导致基层作表面文章。片面强调驻村打卡,把第一书记“拴”在村里,难以去争取项目,开展招商。
3、产业扶贫脱离实际。产业设计上“图省事”,给群众买羊买牛,但缺乏统筹考虑和持续发展,好心办了坏事。
4、政策宣传流于形式。有的村自制扶贫卡、宣传单贴到贫困户家,但贫困户对政策依然不了解。
5、对口帮扶冷热不均。一些强势部门对口扶贫打造“亮点工程”,而真正的贫困地方缺少“雪中送炭”。
6、扶贫指标因“人”而定。各项数据领导说了算,贫困发生率一刀切。
7、房改规划不合时宜。强行要求按照“保温”规划施工,不切合农村实际,浪费资金。
二、对策
1、严把填表关,除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外,全省建档立卡工作不新增任何报表;
2、严把发文关,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文件一律不发,进一步精简文件,文件内容严禁朝令夕改;
3、严把会议关,除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重大决策部署外,严格限制扶贫部门会议次数;
4、严把考核关,减少督查巡查和考评,督查巡查以暗访为主,不得给基层添麻烦;
5、严把调研关,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指导需批准审核,一律轻车简从、不得层层陪同,事后要及时汇报;
6、严把问责关,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一律严肃问责,从重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