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开始实践断舍离时,要在计划的时间内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单位越小,将物品从收纳柜取出来所花的时间就越少。
2、 断舍离将家里大量的杂物,通过三层“筛子”进行选择取舍。第一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第二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第三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3、 经济学上有个“巴莱多定律”。它指的是“公司80%销售额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80%的成果是在所花全部时间的20%中产生的”等这些现象,又简称80/20定律。
4、 固然,他人价值观并非不好,只要记得主体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不过,很多情况下他人的价值观不会给自己带来积极影响。
5、 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6、 断舍离并没有什么规则或说明书。因为,东西能不能扔掉,选择和决定权不是别人,正是东西的所有人——你自己。
7、 收纳上的分类思维方式也能磨炼工作上必备的技术。能在生活中锻炼工作的思考力,进行断舍离式的收纳也是很有价值的。
8、 “先出”的概念与新陈代谢或呼吸运动也是相通的。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物,同样也能用在事和人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