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愤怒(圆哥):整个场域里给我压力最大的就是你,其他人怎么评判我都行,你得爱我啊,你指出我总是停留在头脑层面,分析的过多,让我降低怕的成分。我自己知道好不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生怕你知道了我总在头脑里绕爱绕的,会认为我不正常。我从去年一年的沙龙,也觉察到我害怕,但是我不知道我究竟怕的是什么?我很想找到,你不帮我找到还在我伤口上撒盐,真是太过分了。往我对你这么信赖,你还是心理咨询师,也是在评判我。我需要你的理解接纳。你说我在这样下去,会被妈妈杀死,你过得不对,不会的,我是有力量能转化能绕出来的,我会活的很幸福的。
(感受:当我去表达愤怒的时候,感觉到一种依赖,把我自身的力量交付都你手中,希望你能给我遮挡一些东西。那份力量就在我自己身上,这份力量恰是我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我害怕面对,我抗拒它,因为我觉得它让我与大家不一样,我如同不正常一般。那份力量就是真实的自我,真实是最有力量的。我有点混乱,你到底是圆圆还是我的妈妈)
我来解释我是怎么转化了这份愤怒的: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想着妈妈是对我好,就如同你们那天下午都是在想办法帮助我,对我好一样,我会有不舒服,内心会很沉重,但还是会前进,说压抑也还,意识或者潜意识里逃避也好,反正会努力放下往前走的。所以会有一份努力的接纳,说努力是我有意识的逃避,但现在有意识的逃避转化为一种无意识的逃避,就去睡觉。所以我会觉得你们对我没用,整个晚上想改变,去写出来记下来,但是出不来。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来头脑中就是放下想法,去感受,感受一直与我同在。我与同理心的死党一起读书交流的时候,我昨晚睡觉又不知道把眼镜放哪里了,老公孩子在睡觉,我也不敢使劲翻愣着去找,早晨还起的有点晚,所以就赶紧到书房跟死党通话,整个过程没带眼睛。我根本无法临在在书上,她对着,我看着字,头脑中就在想别的,她读完一小节分享感悟时我就开始诉说昨天沙龙上的触动。
我此刻不记得她说原话了,但我感受到了一份理解接纳,她把我在头脑分析下不去视为了我一种非常灵敏敏锐的东西。她让我看到了选择的存在。我这是第二次没带眼镜跟她分享,我看不清,就会有懵懂的感觉,我其实就是怕的,我两次跟她分享时都会跟她说,坏了,我又开始卯了,不知道因为什么扑簌扑簌一通话冒出来,说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说哪去了。离题了,偏离中心了。但她从我的偏离离题中感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收获超越我每次清晰戴眼睛的时候。原来我迷糊懵懂的时候也不是完全不好。结合玲玲对我的回馈,伴着恐惧前行。懵懂就是我的恐惧,当我接纳了后,懵懂的我就变成了一股力量滋养别人,最后我的死党给我反馈的时候,她的语言也让我懵懂,会疑惑,她口中的我是我吗?但最终我们都接纳了听不懂就听不懂,我也感受到对她带去了收获,这就行了,管我说了啥,忘了就忘了。后来我想到,妈妈带我去看到那个神婆,就是西方所谓的那种通灵之人。她被选中了,但小的时候在她通灵的时候,那时候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会认为她不正常,那正式她的天赋。我说过后遗忘的那份东西也是我的禀赋,没有意识的表达,随意流淌。我以前一直以为我说过的话记不住,其实我写完了也记不住。以前我害怕,那样别人说我说话不算话,要是你来一句,你以前不是这么说的,就会把我带入思考,我以前咋说的来。我担心别人用这个来伤害我。但这是我的不同的卓越的地方,坦然接受,我此刻所说的所有话我会遗忘,但那个状态下我帮助了你也好,没有帮上也罢,离开后不要来追问我,因为我忘了。
苗老师说选择的时候,玲玲姐说她骑电动车时候,如果家里因为没有更好的条件而不得不骑电动车,还是有条件但是此刻电动车更便利,被迫选择和主动选择感受不一样。我想起昨天的一则分享:
有个人买了一箱梨,天气热怕梨坏了可惜,每天挑几个最差的吃掉,最后却吃了一箱烂梨。
总结一下,作幅对联:
上联:放着好的吃烂的
下联:吃了烂的烂好的
横批:永远吃烂的
感悟:
人生亦如吃梨,因为在意每天不开心的事,一辈子都得糟心下去;
把糟心的事放下扔掉,每天阳光一点,你就灿烂一辈子!
珍惜当下,积极快乐!
时刻留意,不要让自己栽在坏情绪中!
所以选择的背后还有东西,可能是临在(感受没有汽车只能选择自行车的无奈,这也是一种生活),可能是格局(看见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都只是渡河的工具罢了,没有好坏,最适合自己的就好),可能是爱(先吃烂梨的选择可能是对别人的爱)。
我前几次在小组上会敏感地觉察到大家的话语很多都是在评判,我这何尝不是评判?这样的觉察就会阻碍我去做去表达一些事情,因为我会担心你们也这样评判我。此刻我想表达的是,评判也罢,倾听也罢,理解接纳也罢,真实的临在,真实的表达就OK。
最后对苗老师加一句指责,苗老师你那写的都什么啊,让人听不懂,打回去重新写。
别人看不懂,听不懂不一定是写书人不好,看书人的层次达不到啊。
管他懂不懂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