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17日至23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各大媒体的网络信息安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网络信息安全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日报整理的网络个人隐私保护方法既全面又到位,笔者将其附在文末,供大家浏览学习。
本文笔者想探讨的是个人信息的价值。只有明白个人信息的宝贵性,才会珍惜个人信息,才会主动地采取措施保护个人隐私。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个人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价值巨大。若个人信息毫无价值,则互联网上各种不法分子窃取个人隐私的社会现象也应不存在才对。同样,国家也不需要花费巨额成本对国民进行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那么,既然个人信息是有价值的,体现在哪里?
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会留下各种轨迹,且得益于现代发达的信息社会,我们现在留下的生活轨迹要与古代农业社会相比,可谓天文数字量级的改变。
最原始的个人信息是什么?原始人留下的脚印、粪便、吃剩的食物残渣,山洞里的篝火、烧烤肉类飘出的烟雾与香气等。这些是信息而且是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能告诉人们,他们的行踪,生活习性,甚至个人偏好。巧妙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成为原始部落间接触时采取何种行动的重要依据。
到了中古农业社会,文字、纸张的发明使信息倍增。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与日常工作生活记录下来,如日记和笔记,账目等。这些依然是信息,比以往的个人信息都更加重要也更加隐私。我相信现代人和古人一样,不会把自己的日记随便给别人看,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有价值的东西,至少对自己而言。
前面提到的这些信息,属于“非开放型个人信息”。这个词是笔者想出来的,为了更好的与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型个人信息”相区别。这二者的概念我是这样定义的:
开放型个人信息,信息可被动被他人获取,且信息拥有者对该信息所具有的价值不明。
非开放型个人信息,信息不可被动被他人获取,且信息拥有者对该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十分明确。
比如,个人财务真实状况便是一个典型的“非开放型个人信息”,没有人会把自己的财务状况精确到个位数向他人公布,即使法院清查某人的财产,往往也有漏网之鱼。同样的,“非开放型个人信息”还包括个人的非法行为,个人的生财之道,个人的情感状态等。这些个人信息,往往可以被归入进个人隐私,人们往往会主动且戒备森严地保护着。
相比非开放型个人信息,“开放型个人信息”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比如,你的手机一天充电几次,每次充多久;你上网购物时浏览一个宝贝页面所花的时间;甚至是你向上滑动页面用的力度;一切的一切,在互联网的大数据下,个人的信息被疯狂的搜集,形成了历史上最精准的用户画像,人工智能在未来甚至能预测到个人的行为,尤其是消费行为。
若想得极端些,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被互联网“汲取”至一定程度后,它给你安排的事情你一定会喜欢做,给你推荐的商品你一定喜欢。自己的行为是由自己所思所想还是被大数据得出的各种信息暗示而去做,这方面的界限恐怕会越来越模糊。
而这些数据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每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和知识都发生了改变,像80后、90后、00后,不同时代人的个人信息要重新搜集才会精准。若未来一个APP要求我们后台提供GPS数据,那么这家公司必须要支付我们的个人信息提供费用,这只是一例,以后这类个人信息应该是有偿提供的。
但现在却不是,因为很少有人认为这些个人信息有价值,哪怕许多互联网科技公司靠这些个人信息赚得难以置信的巨额财富。社会群体的意识往往落后于时代,就像宗教一样,即使科学证明地球不是上帝创造的,但依然不影响人们继续信仰上帝。同样的,开放型个人信息的价值也是如此,需要大家有意识的提出自己的权利:“想要我后台的个人数据?可以,但你得支付我使用费。”
(作者黑泽曦,互联网新媒体运营师,传播学硕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