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和文学沾了边儿。或许是咿咿呀呀时的《唐诗三百首》吧。话还没说全就可以倒背如流。当真是人生十八年的文学巅峰了。后来更多是学习,跳舞,看闲书。
小学时,妈妈很喜欢订杂志,小孩子也就是满心欢喜的接受。什么《知心姐姐》,《意林》,有时候更是假装成熟的看看《读者》,《青年摘要》。虽然字认不全,意思也一知半解。但总觉得自己和那些跳皮筋玩泥巴的孩子不一样。第一次衍生的梦想还真不是现在每日垂涎的舞蹈课,而是当一个作家。小孩子的自以为是是可爱的,也充满着无知的意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e968bf0eca010b96.jpg)
中学后,更多的经历放在了学习上。每日语文,数学,历史,政治……到头痛。徐良,许嵩和汪苏泷大概是我们的共鸣吧!抄歌词就这样成为新的文艺标志。记得当初抄得第一首歌是《断桥残雪》。字迹笨拙,看着北方飘落的绒花,悲凉极了。那种感觉说不明的就会流泪,没有爱情的我们也开始伤痛起来。文学变成了憧憬,憧憬一段炙热纯真的感情,在寒冷的北方。陆续三位男神的歌频繁造访歌词本,一字字写下来,贴上卡通贴纸,满意的收进背包里,等着明天和朋友碰面时拿出来唱。有时候故意做旧会显得更有诗意些。那时候对它,对字字句句的爱是无限的单纯。
(真庆幸那时候的自己!也感谢那时候的自己!以至于现在的自己无论听歌还是读文章一并习惯性的抄录下来!抚摸着纸张上凸起来的文字,像在盛夏吃了硕大芒果一般满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0536708fe1a1f896.jpg)
高一三毛,张爱玲,白落梅……都是恩赐!从那刻开始把乖巧下的自由任性一层层剥出来。到底是自由文学的魅力所在,还是一切不过是少女拿着文学做幌子的自得其乐,自我陶醉?不明不白也许也是朦胧美之一吧。那时自满的将其称之为意境。
高二也就不只仅仅满足于少女的踌躇。期待厚重的灵魂就开始想要拓宽世界,是头脑,是眼界,是心灵!一切!那种期待成长的欲望,把我更多的想法投入到了书中。
高三开始疯狂写文章,写短句,写日记,很满足!那段迷茫时光反而让我有了更多的灵感。记得那时为了能艺考和父母闹得死去活来。不去模拟考,上课睡觉,逃课……从未有过的叛逆像洪水一样到来。文学,音乐,舞蹈成了我的全部!逃课去看文艺片,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发呆写日记,或者就坐在公交车上一遍遍听着喜马拉雅的电台。我的高三真的放荡!离课堂越远,离文学越近,这个说法真流氓。我花大量的时间看闲书,写日记。我的日记从不作假,我把真情实感一字字一句句写下来。比起高一高二,高三太自由了!心情好了,就刷数学,刷英语,最开心的还是写作文。每次写作文花的时间比一套数学卷都多。不过在考试中文章也就胸有成竹。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买双色球知数字一样,得意。每次当自己的文章穿梭于各个班级时简直就是荣誉。当然瓶颈也会一直陪伴,文字也总是走不出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cac0f2591e242dc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40a165c26e9732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a6ce5880783aef2d.jpg)
大学后是放松和迷失。感觉和意识也都麻木起来。以前细微有触,笔头就会动。惰性,毫无理由的忙碌让我没有任何心情静下来写一篇文章。去图书馆也多是为了完成作业,偶尔写写日记也都是奢侈了。
比起读书就爱偷懒看文章,名不见经传,毫无深度,快餐式碎片化的。收获也非全无,不过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就真的很不称职了。
写出来的小说作业无营养,看书速度接近囫囵吞枣,连抄写也要计算时间。文学的享受可不是要慢下来,静下来,耐性子的吗?当真失职!
现实是复杂的,文学源于现实也是复杂的,文学里藏着伤痛,文学也可以让你发泄。它是你我他的禁果,那是魅力,不是情欲。文学里你可以做自己,你也可以收藏记忆。它的魅力深不可测,女孩也不过站在边缘试探而已。
把时间多留给书本,多留给指间流动的文字。
(在这里特别感谢母亲让我从小写日记,读书,养成好习惯,更是陪伴我一生的爱好。虽然我这人流氓到只喜欢读自己陶醉其中的。感谢我的语文老师,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耐心的告诉我要写出去,写到别人那里,深度不够,走出自我。感谢!!!)
![](https://img.haomeiwen.com/i7535283/67884e243de57528.jpg)
浪荡子是我,少女踌躇是我;自大是我,自卑也是我;夏天是我,冬天也是我;太阳是我,月亮也是我。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文学,音乐有你们便足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