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并不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那么,真正的分水岭在哪里?
在我们的认知观念里,身边成功的那一部分人群里,会把阅读当做毕生的习惯,有些人有自己严格的阅读计划,家里面的书犹如宝藏琳琅满目,但是,是不是多读书就一定会让我们的人生过得更好,更容易成功呢?
答案很显然,即便读过了那么多的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比比皆是。
那么问题来了,读书的多与少并不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那么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在哪里,和读书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读书好像成了唯一我们提升认知的捷径,即便如此,也会让很多不读书的人变得彷徨和焦虑,阅读并没有增加对现实的存量,没有满足现实,解决当下的困惑,很多时候我们产生痛苦,往往是因为对现实的结果视而不见。
学习的秘密在于调动多维度的感官
大多数人对于学习而言,仅仅停留在浅表面的思维活动,颠覆了自己的认知,或者在脑海中思考,并没有在现实世界中产生改变,表面的思考和理解,只是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的一个点,就像我们每天写日记,觉察做一些反思,但是只有反思,没有深刻的记录,或者仅仅是单一维度。而学习并不是单一维度的思考的结果,甚至调用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所有感知维度。
我们之所以认为,思维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因为思维存在我们的意识内,而其他维度,在我们不易察觉的潜意识范围。单单是眼睛向大脑传送的信息量,每秒大约有1000万字节,而其他感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加起来,每秒向大脑传送约100万的字节信息。面对这些感官的信息洪流,大脑来不及处理,只能交给速度极快的潜意识识别和掌控。所以,潜意识就会事先进行“分流”,决定哪些信息被忽略,哪些信息由潜意识来处理,哪些信息传送到意识层面,所以很多信息到不了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自然也就无法感知。
但是呢,感知不到不代表他们不存在或者不重要,哪些我们感知不到的信息可能更重要,就拿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却依旧有很大成就的人来说,他们虽然很少通过阅读来进行思维活动,但是他们有机会经历很多大事,见到很多高人。而在那些经历和环境中,我们能看到高人们如何应对复杂的场景,听到高人们切中要害的言论等。
调动了各种感官,就好像身临其境的学习,各种感官得到了调用和加强,即便我们没有看到学到了什么,但是他们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了。
而读书这件事情,就显得单薄了,单纯的阅读就好像一个人的智力游戏,没有实践更没有具体的事情参与进来,所以很难应用,而无法运用的知识,学再多知道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一个人只沉迷读书而不实践,就会面临,“道理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