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读书领悟:我读书的最大动力是好奇心
二谈读书领悟:很少人谈到的弃读和我是如何选书的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马塞尔.普鲁斯特”
开拓眼界,学会谦逊。通过读书了解到跨时间、跨空间的去了解人和事,就会知道我辈之浅薄,就不会发出“何不食肉糜”的建议,在下结论之前就会有意识的停下来想一想,事情为什么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有什么影响了它或者限制了它。
转变角度,学懂得包容。读的书多了就是发现世界并非黑与白。看书也一样,不同的作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以前看奇葩说辩论,感觉自己就是墙头草跟队正方,又去支持反方。读史多了,发现自己更加平和了,不再高举大旗非要分个是非对错。看大历史观的书籍,宏观的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看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特写,了解该人物受家族利益的驱使、受眼界地位的限制做出选择的必然性。由古见今,人都是由环境和经历塑造的,所以对于他人的行为应该更加宽容和理解。
建立连接,搭建体系。很多人想通过别人的读后感假装自己也读了这本书,用一句很俗的话来劝解他们“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皮囊》里说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深以为然。认同观点、融入自己的内心,是读书的一大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时间长了有的书都不记得了,但时常会无意识的引用其中的观点。这种引用不同于,孩子气的“老师说了”、“专家说了”,而是我们之间与书中的观点搭建起了连接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比如,一些社科类的书籍,科学观点专业术语记不清楚了,但是会在平时运用其中的分析方法,将观点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养成读书习惯的五年来,我发现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变强了,迁移能力也加强了,生活中会下意识的想别人行为的动因是什么、冗长的对话是包含了几层意识,自己在进行输出的时候能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