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初二,是我第一次教外研版初二的教材。
以前觉得自己可以同时忙于好几件事。现在想来,也不尽然。只有专心于教学这一件事,时时想着这件事,才能深入地把这件事做到位。
今年手头多了报纸,还有两本阅读理解类书,都是新题型。作为老师,看得多了,对英语新题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明白英语同步做得不错讲得不错可一到考试学生却觉得难觉得时间不够用的症结所在。
初二英语来到了爬坡阶段,大量的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理解能力的关键。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对我自己的要求。大量见题,才可以更好地把握常见词汇,短语,句型以及语法结构的考查点。我在想,应该给学生适当补充常见词汇,提前提一些常见却还没有明确学习的语法。
对于学生而言,背单词背短语背句型相对容易,做做配套同步题似乎也不难。难的是,锻炼敏锐能力,在全新的相对复杂的英语文章中也就是在语境中,识别这些重点词汇、固定搭配、还有句子结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老师基于大量阅读经验,对重点词汇重点结构的点拨,引导他们在看似无章法的语境中,识别理解这些词汇和结构。
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才能上去,才能体会到语境中词语是如何运用。学的知识和考的内容通过阅读才能建立联结,而不是把两者割裂开来。
英语中考新题型已经好几年了,之前我对教学非常有困惑,不知道英语该怎么教。现在,我才可以说明白一点英语教学的方向。
当班里程度不错的学生报纸都做不下去的时候,我更明白不是报纸太难,而是学生阅读量太小的原因,也折射出平时我的教学的不足。
想起有学生说,她的英语老师秉持的观点是一天不做卷,英语都有下滑可能。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化整为零,提前做功课,找大量适合学生的和考试题型一致的阅读素材,每天都做一篇,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放在平时,而不是平时不做阅读,临近考试一下子给学生一份份卷,让他们望而却步。
除了阅读量的提升,学生其实还非常需要有探索的精神,思考的能力,多问个为什么的勤奋。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注定学不会也学不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