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最近读研修班同学的日志,特别有这个感触。
宫同学在《冲突冲突》这篇日志中描述了她对于选择上哪一门课而产生的纠结,纠结之后,她顿悟了一个道理:选来选去,突然意识到,选择的痛苦在于我们会更在意失去什么,而不是关注最想要什么。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也是一个比较喜欢纠结和犹豫的人。比如说今天上班是开车好呢还是坐公交好呢?坐公交可以走走路,锻炼一下;一共两站路,坐公交时间上比较有保障;但是天冷了等公交车的时候如果时间一长会感觉非常冷,怕冻感冒了。开车呢,有时候碰到附近幼儿园和小学送孩子的车多,会堵车,反而会迟到;老是开车就少了锻炼;但是开车不冷啊;大多数时候,开车还是快啊。这点小事就纠结了。
我因为爱纠结,所以比较喜欢依赖,喜欢别人为我拿主意。家里要做什么决定的时候,我就让老公决定。老公说这是我不愿意负责任,事情顺利,那么一切安好,事情万一不顺利,我就可以有人埋怨了。想想还真是这样。
宫同学的这句话,我想了很久。想想学习了心理学以后,我变得不那么纠结了。正像她说的那样,做选择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去看我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失去了什么。
我在大学里工作,不用坐班,慢慢不做科研以后,我还是挺有时间干点别的事儿的。几年前有个朋友在香港做留学和移民生意,非常想让我给他在山东做代理,看上了我英语好、对国外学校有一定了解的特长。当时周围朋友还有我老公都很支持我干这件事,我也简单考察了市场和运作成本,但是最终我还是放弃了。之后,我选择在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方面做一些事情。想想当时的选择,就是坚定不移的选择了“我自己最想要的”。
宫同学的这句话可以成为经典,专门治疗“选择困难症”,或者叫做“选择恐惧症”。
最近还很有感触的是,薛同学在《焦虑的来源》这篇日志中提到的一个感悟。
她儿子的事情让她非常焦虑,焦虑担心之后,她说到:我看到了焦虑的来源,是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于是竭思尽虑地想去控制结果,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过程中,坦然的接受结果。
智慧真的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啊。对薛同学的这句话,我心里是竖起了无数个大拇指的。想想真的是这样的。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着急上火,都是对于结果的不接受。
比如现在很多孩子的家长焦虑。其实很多情况下,家长焦虑背后的原因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的事实,总是想控制预期的结果,严重的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
夫妻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比较大,好像人人都在焦虑着什么,家庭和夫妻关系更难以相处。其中的焦虑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对预期结果的控制,你想象的对方只是理想化的对方,双方如果都能接受事实,接受跟自己预期不一样的结果,那么,就会更注重夫妻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事情因此反而会一步步好起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又想起了老师说的横联纵联互联胡联。那么我写的这篇日志里面,有没有这些“联”呢?
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宫同学的日志我有感悟,薛同学的日志我也有感悟,这应该算是横联吧。
对每一位同学的感悟又深入下去,有自己的共鸣和实例,这应该算是纵联。
那么互联呢?胡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