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不足,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即学习内驱力,是驱动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而这种动力主要来源于我们的兴趣,对知识的迫切急用,知识的获得感,
兴趣,让我们开始学习,但并不足以支撑学习的动力,因为很多人的兴趣是一时兴起,并不是内心中真正的热爱。
比如,有些人看到别人画画很不错,就心血来潮想去学画,但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原因就是没想清楚是不是真的热爱。
而真正使我们保持长期动力的是,那些我们身上急需被解决的问题,触发我们去探索学习,这种动力才是源源不断的。
我自己就有这种体验,小时候,要参加一个作文比赛,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好的主题,于是看了很多的优秀范文,不断总结他们为什么写的好,自己写的时候也可以模仿。
这种自发,为了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学习动机,恰恰是最持久的,最高效的。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没办法持续学习?
因为懒惰是人的天性,很多人计划要学习,但实际去执行的时候,发现还是不如撸两盘王者来的爽快。人的大脑很容易对短期快乐着迷,而自动忽略那些真正让我们受益的长期快乐。
而学习,是一件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得到收益和快乐的行为。所以,我们很容易放弃学习。
那我们怎么获得持续的学习动力呢?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因为知识焦虑,报了很多学习班,买了各种线上课程,觉得这些知识对自己有用,但实际转化成自己真正用到的知识并不多,陷入了一种「伪学习」的状态中。
这种盲目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心态,肯定是无法真正掌握想要的知识,以致学习动力的不足。
功利学习法,明确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目的的去学习,并用到实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这个方法,我自己就在用,效果非常好。每次我都会先找到自己工作中或自身急需建立的知识缺口,然后去寻找对应的学习资料,因为目的明确,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学习的新知识无法和旧有知识进行融合,也会让我们对学习望而却步。
比如说,在阅读一本新书,发现很难读下去,读了几页,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是因为你所选的书,里面的知识离你太远,你现有的知识存量还无法理解这本书带给你的新知。
所以,要找到那些你知识能力范围内的书籍。这也能让我们持续并有效的学习。
让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形成每天的自动反应或自动模式。
习惯,能让我们以最小的能量损耗去做一件事。
而学习是一件反人性,高损耗的事,如果将学习变成种习惯,那我们也就不会抵触学习了。而变为像每天洗脸,刷牙一样自然而然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