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寂中观察万物
若想探索爱是什么,你就必须摆脱占有、执着、忌妒、愤怒、嗔恨、焦虑和恐惧,不是吗?
执着:当你在执着时,你所执着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假设你执着于一张桌子,那份执着之中蕴含了什么?也许是一份快感、一种占有的感觉,或是对它的功能性感到欣慰,即心里觉得这真是一张很棒的桌子等。当一个人执着于另一个人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当某个人执着于你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在那份执着之中,有一种因占有而产生的自大感,一种掌控感,还有一种害怕失去对方的恐惧,并因而产生了忌妒,于是就更加执着、更想占有、更加焦虑不安。但如果你完全不执着的话,又似乎意味着没有爱,没有任何责任感。对大多数人而言,爱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所以关系才变成了焦虑的来源。这一点你很清楚,我无须过多解释。然而,这些便是我们所谓的爱。为了逃避这个爱的枷锁,我们才发明了各种娱乐活动——从电视到宗教信仰。我们只要一争吵,便会逃到教会或寺庙里,然后又回来继续怨怼。这种事一直在发生。
人类有可能摆脱执着而同时又具有责任感吗?
摆脱执着并不意味着要跳到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一种抽离的状态。当我们在执着时,我们很清楚执着有多么痛苦、多么焦虑,所以我们告诉自己:“看在老天的份儿上,我必须让自己从这种恐怖的感觉中抽离出来。”于是,解离的战役就开始了,我们的内心中尽是一些冲突矛盾。假如你能觉察到自己正在“执着”并体会其中的感受,那么你就是在毫不批判地观察那份感觉。然后,你会看到从那种完整的状态中产生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活动,那既不是执着,也不是一种解离的状态。
你非常执着于房子、信仰、偏见、结论、某人或某个理想。执着带给你巨大的安全感,也就是一种幻觉,不是吗?执着于某个东西就是一种幻觉,因为那个东西有一天很可能会不见了。因此,你所执着的其实是你为它建立起的刻板印象。你能不能摆脱执着,让你的心里只有责任感,而没有一种尽义务的勉强之感?
没有执着的爱是什么?
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国籍,尊崇孤立的国家主义,也就是一种夸大的部落意识,你会怎么样?你会有一种界分感,对不对?假设我们非常执着于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我们势必会彼此对立,于是战争和各种复杂的纷争就会四起。可是如果你没有任何执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那种心境是不是一种爱呢?
因此,执着一定会造成界分。我执着于我的信仰、你执着于你的信念,如此一来,界分便产生了。请看一看它的结果以及其中的含义。只要一有执着,界分便产生了,冲突也会随之而起。冲突一旦产生,爱就不见了。假如人与人之间摆脱了执着以及执着所有的内容,那种关系会是什么样呢?那是不是一种开端——不要急着下结论——慈悲心的开端?如果你不执着于任何国家,不执着于任何信仰、结论、理想,那么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你和别人的关系就会在自由、爱和慈悲之中产生互动。
生活之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神圣的东西?
如果把这个神圣的东西拆解成一些称呼、刻板印象或象征,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假设你正在做这件事,你能不能问问自己:“我的人生中到底有没有真正神圣的东西,还是每一件事都很肤浅,都是由思想虚构出来的?”我们早已饱受思想的局限;思想虚构出了印度教、佛教、基督教,而我们竟然还向它们祈祷膜拜。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谓的神圣事物。
你必须把这一切都弄清楚,因为如果你不去发现那个非思想所能虚构出的圣境,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肤浅,越来越机械化,最终变得毫无意义。我们总是执着于思维活动,崇拜思想虚构出来的事物。所有的宗教象征、雕像或偶像,不论是手工制造的或是心里臆想的,都是由思想虚构出来的。而思想就是记忆、经验、知识,亦即过往的一切。过往的一切都变成了传统,传统又变成了最神圣的东西。因此,我们是否在尊崇传统?有没有一个跟传统、思想、仪式以及各种把戏毫无关系的东西?你必须去发现这件事。
如何才能自然而然地发现它?当我在用“如何”一词的时候,我并不是在暗示有一种方法。人生之中到底有没有神圣的事物?曾经有人认为:“人生没有任何神圣的事物,你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罢了。你是可以改变环境的,与神圣无关。你只是一个快乐的、机械化的人罢了。”但如果你对这件事非常认真——你必须对这件事认真——那么你就不会隶属于物质主义或是变成一名宗教人士,因为这些事都是植根于思维活动的。然后你就必须为自己去发现个中真相了。当你不再想找到安全感时,你才会真的开始去探索。
探索人生之中有没有一种深刻的圣境,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至上的境界到底存不存在?还是根本不存在?
只有处在非常空寂的状态,你才能发现它,因为这样你才拥有去探索的自由。你必须拥有这份自由,可是如果你说:“我喜欢我的信仰,我要坚持我的信仰。”这时,你就不自由了。或者你会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这句话也是一种思维活动,于是你就又不自由了。因此“观察”意味着你必须解脱所有强加在你身上的文明、个人欲望、个人的期待、偏见、渴求以及恐惧等。只有当心彻底安静时,你才能进行观察。
心到底能不能完全不活动?因为心一旦产生活动,就会有扭曲。你会发现,要做到这一点简直困难重重,因为妄念立刻会产生,于是你告诉自己说“我必须控制念头”。但控制者即是被控制的对象。你一旦认清思想者即是思想,控制者就是被控制的对象,观者便是被观之物,那么思想的活动自然会停止。你会发现愤怒就是那个在说“我很愤怒”的观者的一部分,因此,愤怒和观者其实是同一种东西。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明显。同样,那个想要掌控思想的思想者,仍然是一种思想的组合罢了。你一旦领悟到这一点,思想的活动便止息了。
当你的心中没有任何活动时,你的心自然是寂静的。要达到这种状态,你不需要费力,不需要强迫,也不需要运用意志力。心自然会静止下来,这不是由修炼得来的空境,因为修炼是一种机械化的行为,所以凡是修炼出来的空境,都是一种幻觉。这么一来,你就自由了。自由意味着从我们所谈过的一切活动中解脱出来,这份自由之中有一种空寂感,亦即没有任何活动在进行着。这时,你才能真的观察——观照的状态自然会出现,那是一种没有观者的观察。从彻底的寂静之中会出现纯然的观照,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如果你已经如此深入地探索过自己——摆脱了所有的制约,变得彻底安详了——智慧就开始运作了,是吗?认清执着的本质以及个中的含义,对它产生洞识,这便是一种智慧。只有当你真的自由了,智慧也会随之运作。你的心才会健全、清明。处在这种安详的状态里,你才能发现那个神圣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