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
深秋时节,秋雨绵绵,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我 们的心门。
今天我将和大家聊聊成长的问题。成长,似乎只是孩子们的事情。大人们不用成长。真是这样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自踏上讲台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要终身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成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教给孩子们一桶水,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出来。可见,如果我们原地踏步,不想成长,怎么能适应今天的教学?
虽说成长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想不想成长取决于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值。但你的成长却关乎着每一位孩子。说小点,关乎着你在教师这条路上,走得怎么样。从大的方面看,关乎着你所教的每一位孩子是否成人,是否成才。关乎着你所教的孩子背后的无数家庭。甚至是祖国的未来。
作为教师的我们,既然知道成长如此重要。我们将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呢?有的老师或许会说:“我也想读书,想学习,想参加各种培训” 可是我工作太繁忙,没时间?是啊,太忙,没有时间,我们的时间真的就全部用完了吗?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是有的。”我们挤过这些时间吗?我也曾一度迷茫,以此为理由,不求进步。但我很幸运。每当我泄气时,总有一股外部的力量推动着我向前。这股力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每一次的赛课,来自于参加各类评选等等。有的老师或许会说,我很想学,但是我不自律,总是做不到坚持去学习。是的,很多时候,我们止步不前,就是自律不够。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有人推动着我们前进。谁去推动呢?那就是学校。只有用一棵杠杆去撬动,才会起到作用。就拿我们共读来说,如果没有规定每天看多少页书,我们或许就不会去看,(包括我),原因各种各样。如果有外部力量推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都会去看书,这就是任务驱动。当有来自外部的力量推动时,我们都会参与学习。在此过程中,渐渐的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后,就不用外部的力量去施加也会接着学习。正如某些广告,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用他的app,让打卡提现一样。我们天天打卡,最后,即使没有提现了,依然在用这个APP。记得,前几天,有位老师和我聊天,说到共读问题。她说“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受到很大的启发。”。其实,每一本书,都有作者的思想,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只要弄懂一部分,就是很大的提升。
老师们,我们允许在踏上工作岗位时,可以知识不丰富,允许不懂这样或是那样的知识,但我们不可以停下成长的脚步。只要学,就一直在成长。就会把之前不懂的东西补上。我们是学生的老师,有的是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或孩子成为什么样人呢?成才?成人?想让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那就先让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吧!
最后,祝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你们的合伙人:焦胜琪
2021.10.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