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书记主持下,物业和小院的服务购买合同算是签下来,真心不容易。
因为没参与现场会议,下来听说,两个多小时,就书记和美女两人看了合同,院委会成员纯粹就是打酱油,合同都没摸一下,就纷纷在现场把字签了。
合同本就是一个严谨的事情,可在院委会领导眼里,只要签字就成功,终于扬眉吐气,我的地盘我做主。
现在分别看看三方的情况:
一、社区
老旧院落改造,是未来几年的趋势。
新上任的书记年青,有想法有魄力有资源,刚好他管辖范围内,过半都是老旧院落,如果改造效果好,任期内绩效考核,肯定优秀。
借院落之需,做顺手人情。小院就在书记的推动下,紧锣密鼓仓促开始。
由于院落以前的遗留问题较多,书记也不敢冒险,所以自始至终,社区的任何印章都没留下印记。
二、物业
物业不知是哪方神仙运作,县城各个村镇都组织人力去物业经营的楼盘参观。我没去过,自然不知到底有多优秀,反正听主任的意思是牛得不行。
既然主任每次都夸奖,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物业就在院委会成立两天后,以应急方式入驻小院。院委会成员,除了主任外,其余人对这个公司是一概不知。
物业老总第一次见面,豪情万丈,肯干能干,许下状语,方便管理,绝不聘用小院员工。不过所带文件过于粗糙,后面让补充,也没有下文。
应急第一天风风火火开展,第二天继续展开。第三天去年画村放飞途中,接到电话,因为招聘本小院居民为员工,遭到小院居民反对,与老总夸下的状语不符,让写个公告说明。这是哪门子道理?
应急第五天,因为门禁卡收费问题,物业与小院居民发生冲突,院委会一老哥口出狂言,与小院居民大吵。大家忙于救火,把风险提醒警示忘于脑后。
应急第十天,说好的只收4/6两个月的物业费,发现有的已经收到第二年6月,明显不按套路出牌。提取数据后发现,不止物业费,连停车费也收得五花八门,赶紧制止。
物业的一番瞎操作,随意任性,还有风险转移,老总的前后矛盾,让人不敢信任。
三、院委会
院委会成员的组成,多几天也慢慢看出门道,经历一个月的磨合,问题较多。
主任生意人,对名利较为看重,有地域报团思维,说话落地较难,一言堂,对院委会成员缺乏信任,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
院委会的事情,主任与社区书记、物业都是直接电话语音联系,没有留下任何纸质文字,一路走下来,没法约束物业。
两位候补委员,是主任的忠实队友,唯主任为主,他人话是重来不听的。
余下四位,一位热心与文艺事业的老师,一位忙于工作的孩子,一位晚期的热心邻居,还有就是我这位最不听的。
昨天把所有记录留存,发现5号风险提示那晚,被强行拉去为队友灭火,后期的忙碌,大家也淡忘了。在业主们反馈合同疑问时,这位队友开始抱怨我们这些队友,反正个个都不对,就他们三位对。为什么就不反思下,为什么一直一意孤行,合同都不看,就签字呢?
事情大概经过就是这样,实际上就是书记、物业、主任三方,他们早就达成某种协议,我们只不过是陪着跑龙套的小丑。事已至此,也不后悔,不经历,哪里能看到整个过程。
现在就慢慢等,看后面怎么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