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听雨
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哪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那是什么地方?
死无葬身之地。
————余华《第七天》
清晨六点半,武汉的天空还是一片模糊的黑暗,光的影子在街道上流窜,准备随时停下奔波的脚步。空气中的灰尘也挤挤攘攘,遮掩你的视线,让眼前的世界昏暗而朦胧。
我的一天就是从这里开始。
也就是这样两个清晨坐车的时光里,我读完了余华的这本《第七天》。当我沉浸在故事的喜怒哀乐中,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原本只是二十分钟的车程仿佛变成了半个世纪,可是当你走下车,看到那升起的红色光芒,我又有些恍如隔世的奇怪感觉。
这是一本充满悲伤与绝望的书。
它的开篇便是“我”——一个已经死去的灵魂接到殡仪馆的通知要在九点半赶去接受火化。而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
这本书里写了很多人,叙述了很多故事,这些人都已经死去,这些故事也被淹没和遗忘。从第一天我在去殡仪馆的路上,碰上连环车祸,接着到了殡仪馆,发现原来死去的人也是又严格等级划分的。坐在普通席位和贵宾席位等待的人相互讨论和攀比着自己的墓地,谁的墓地更豪华,谁的墓地风水好。
在普通席位里有人在讲述他们是如何莫名来到这个世界,在人间又发生了什么悲惨的事情。而强拆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口中。
接下来是第二天,“我”回想起自己的爱人,开始讲述自己的那段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从彼此相识到最后结婚离婚,一切像云烟一般从脑海中闪过,又像是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在书中展开。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他对妻子深沉的爱,也似乎一点点体会到那种得到后又不得不放弃的痛苦。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吧——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却因为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东西而不得不分离,这样的悲伤,这样的爱怎不令人疼痛呢?
不幸中的小幸运是“我”见到了心爱的人,知道了她后来的故事,也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可这一切也都晚了,因为我们都已经死了。
故事的曲调始终都是如此悲伤,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都充满伤痛。即便有短暂的欢乐和美好,可也总是很快被痛苦淹没。
第三天,“我”开始找寻生命的源头,从自己被父亲从火车站捡来,到为了自己的幸福险些将“我”抛弃,到重新找到亲生父母。这是一段我的人生故事。
看完整本书,我发现只有这一段故事是美好而喜悦的,尽管这喜悦中仍旧透着化不开的忧伤。
在这段短短的述说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轻的父亲因为意外得到一个孩子而手足无措的身影,又恍惚看到他精心呵护,细心哺育他成长的笑脸,还看到他因为后悔抛弃“我”而痛哭流涕的面孔。
再到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我像一个游魂,四处游荡,每到一处总会碰到一些人,然后听他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悲伤或无奈的故事。
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所以从不对任何故事发表自己的感言。
而这些听来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莫名的强行拆迁,让还在睡梦中的人失去生命;
因为发现医院里丢弃的死婴,李月珍被来往的车辆碾压而亡;
一次商场的失火爆炸,有人谎报死亡人数,以致那些死去的人成了孤魂;
有人为了给死去的女友买上一块墓地,而去卖肾;
还有那些故事背后的冷暖,那些悲伤背后的苦难,那些被遗忘的悲哀,就像一团浓雾始终环绕在这个世界,更是萦绕在每个灵魂的心中。
我从地狱来,要到天堂去,正路过人间。这本书讲的不正是这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时刻凝结着一股悲伤,说不清道不明。那些故事读来很遥远,想来却又那么近。
譬如强拆,卖肾、弃婴、毒奶粉等等,都曾在我们身边出现过。那些新闻里的传闻倒成了书中的故事。
我宁愿相信这只是一部小说,而不去想这些事早已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宁愿相信那些苦痛磨难,那些人性的泯灭和消亡,不过是作者的幻想。
可是我知道这些都是真的,它就像是揭开黑暗的幕布,让你看清那里的丑恶和可怖。
即便如此,我依然相信人性的美好,就像“我”千辛万苦找到父亲,就像“父亲”千辛万苦地抚养我长大,这份没有任何血缘的亲情就像是人间最美的温暖。这样的温暖,没有热烈的光芒,也没有夺目的光彩,可是它却像一颗暖阳一点一点地温暖着我冰冷的心,让我的世界也变得美好一些。
我从地狱来,带着温暖和希望走向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