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底下养大几十口人,魏总的压力属实不小。魏总一直津津乐道的无为而治,好像也失灵了,言语之间尽是困惑。
无为而治,谁不想如此!只是太难了。无为而不治的概率更大。
跟人一样,有病了输点血可以保命,而真正能保住命的只能是自己会造血。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无为而治只能是个理想。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像老板一样,员工的无耻程度大抵也是超乎你的想象。靠自律自觉,大概率解决不了管理的问题,哪怕只是个小问题。
老板可以无为,但是不能都无为。甚至,老板不光不能无为,还要做到无不为。
仁治,德行,情怀,在不能创造利润面前,一切都是空谈。当一个企业养活不了员工的时候,一切“仁治”“德行”“情怀”都是狗屁。
一旦工资都发不下,一旦大家都没有饭吃,那种平时腼腆至极的员工也会揭竿而起,而且还势不可挡。
到时候你再说什么无为而治,他不敲了你的饭碗才怪。
小树不直要修,小孩淘气得揍,员工阁僚须管。所有的不直,所有的淘气,所有的阁僚,都是惯出来的。
如果没有规矩,没有约束,没有鞭策,除了圣人之外,没人能自我成长到相对完美的样子。
规矩就是你的为,约束就是你的为,鞭策就是你的为。那些所谓的不为,不过是不自己亲自动手罢了。
魏总显然也不会傻到不讲规矩,不去约束,不懂鞭策。只是消停久了,不太愿意去整罢了。
即便如此,也是不对的。
魏总或许认为,什么时候都可把规矩拾起来,什么时候都能去约束,随时都可以去鞭策。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殊不知,当无知无畏成为习惯,心怀敬畏就是一个异类。
为和不为的反复,往往意味着极大的代价。只要你承受得起,也无所谓。
就像天道,我们只知道津津乐道它的伟大,又有几个人去关注过,那些泛滥的河流,那些吞天的海啸,有几个是你所能承受的?
万事万物从来不会消亡,只是换个形式存在罢了。只要你能承受这种“换个形式的存在”,也无所谓。
比如,魏总化身成小魏。比如,干净的白领成为辛劳的园丁。
懂得自律的人有限,才极为可贵。不懂自律的人多,所以才要去约束,去管理。
实在不赞成魏总的无为而治,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集体的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很多人是看不到,所以才很傻很天真。有的人看到了,就不能装作很傻很天真。
忽然想起小时候听的那个故事,梗概已记不清,只是还记得那个临刑前咬了母亲一口的死刑犯。
作为一个老总,作为一个家长,怕得罪人,怕引起一时的不悦,刻意去不为,刻意去追求无为。这就是扯淡。
你可以无为,那就养一个愿意去为的人。
魏总看见了,不知道会不会不开心。反正我是为了,魏总懂不懂我的苦心,那就不知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