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晚秋感动
文 | 汪梦芬
晚秋,走在洒满童年时光的故乡小径,我那颗不经世事的心,仿佛已被时光打磨,留下几分沧桑的况味。那滋味,不止是我曾经和这里的山川草木产生过情感,也不止是与那些飞鸟虫蚁发生过故事,它使我寻常的生命透出无限的欢喜,让人倍感活着的美好与珍贵。
那个午后,我安然地坐在窗前,小院的桂花正随风起舞。于是,我欣然泡好一壶普洱茶,摘一把桂花,小心翼翼地将微带尘埃的桂花洒入茶中,把经年往事都泡在里面。我相信,喝下这杯茶,我定会变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喜欢晚秋,心境如同王小波当年在北京描述的秋,“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这些诗句,让我感受到晚秋的万种风情,心里顿生温馨。
“方才镰刀踊跃,谷穗卧倒,而今极目四望,一片空阔。”在广袤的土地上,该有多少这样的景象——谷仓在田里矗立着,人们挥舞着镰刀劳作,稻谷慢慢倒伏,之后是土地丰收后的寂寥和空旷……也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宋代无门禅师有首很有名的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道出的是四季好景观,也说明秋天虽然萧瑟,但如果培养如明月一般皎洁的胸怀,以一颗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为人处事,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享受人世间所有的美好!
晚秋的美丽不是表面的,它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藏在红通通的柿子里,藏在绿油油的菜地间,藏在老农乐呵呵的笑脸上……那种沉甸甸的收获,是枝头挂满的果实,更有经历了风雨后满园盛开的繁花。这个季节,让我深刻领会到辛勤付出才有美好收获的道理,也懂得了为梦想而不懈奋斗的价值。

我被这样的季节感动,它让我在冥冥之中感受平凡、享受平静,带给我一种捍卫人心的力量;它让我明白,人生的终点,不是山水踏尽之时,也不是生命结束之日,而是把心归零之后。当我们真正的放下,无论身在故乡,还是身处远方,其实我们一直在行走。
这样的行走,并不是我们到过多少地方,活过多少岁月,而是善待我们活着的每一天,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情怀、有温度、有趣味、有意义,让每一天都变成特别的日子。正如董卿所说:每一个被你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
作者简介:汪梦芬,90后,湖北孝感人,湖北省青年作家高研班第六届学员。写作至今已发表30余万字。作品散见《羊城晚报》《京郊日报》《文摘报》《教育导报》《楚天都市报》《联谊报》《健康报》《保定日报》《南方法治报》《每日新报》《现代教育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军队计划生育》《基层政治工作研究》《槐荫文学》等100余家报刊。作者微信号:1897266618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