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这部《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里面很多的场景似曾相识。
仿若我们初高中时期,说着一口和浪漫相去甚远的方言,穿着宽大无型的校服,每天憧憬着能有一场浪漫的感情发生。
那个年龄的感情,说是爱情显得沉重,倒只是朦胧的好感,浅浅的喜欢。
青春期的女孩子总是多愁善感,感情丰富又细腻。
初中的时候也曾偷偷的关注过班上某位男生,最初只是因为好奇多关注了下,后来就喜欢在一群人中默默搜寻他的身影。喜欢看他静静的坐在那里,喜欢在课间看他和同学一起说笑,喜欢跟在他的后面看他单肩背书包的样子。
想看到他,又怕撞见他的目光,不愿走进,只想就这样远远的看着他。
这种喜欢,很浅,浅到许久不见也就忘了当初自己如何深刻的关注和留意过这样一个人。
上了高中,有次音乐课,上台唱歌,无意的目光中看到了他,还是那样安静的身影,像迷一样的与众不同。
从那以后,总会有意无意的瞟向他座位的方向,然后很快便收回不敢再看第二次,怕别人撞见,也怕他撞见。看见老师表扬他,心里开心。看见老师批评他,心里就会暗暗埋怨老师。
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和其他同学一起站在我经过的走廊那头,我显得特别紧张,害怕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红着脸低着头,不敢抬头也不敢正眼看,越走近,心越慌。这段10米不到的走廊我却像走了一个长征一样漫长。
有次无意的在楼梯撞见他,他低着头上楼,穿一件格子衬衫,里面还穿了一件蓝色的T恤,瘦瘦高高的,大概就是我心目中男孩子最好的样子,他都有。
很多次都期盼能和他坐在一起,能和他谈笑风生,认识他,了解他。
然而很多次都只是擦肩而过。
整个一年,我们只说过一句话。
有次问相好的女生借了几元钱,恰好这个女生又欠他的钱,然后这个女生就让我直接还给他好了。于是,我忐忑的拿着一大推的硬币(貌似还是一角一角的),鼓足勇气走向他的座位,把手里的硬币丢到他的桌子上,说这是某某还你的钱,然后撒腿就跑,回去大概用了整天的时间再想,刚才还钱的自己表现的有多笨。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他转去了其他学校。
在他离开的那天,正好是体育课,我站在教室的走廊上,目送他一直到学校门口。
自从再也没有与他相见过。
直到大学的某天,意外的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挂完电话,就蹲在阳台激动的哭了。
最后,并没有和他在一起,因为其实我清楚,当初喜欢的并不是真正的他,而是自己想象中的他。少女时期的喜欢,总是自己的幻想成分比真实的情感更多,也许那个年龄,喜欢的那个人只是一份寄托,一份虚构的美好,像一场梦,虚幻美丽,却经不起现实的敲打,倒不如就这样让它存在心底,保留一份美好。
就像电影结尾的时候,她看到他,却并没有进去见他。当她走在路上,那段曾经他唱给她的歌又响起。她想象着,自己进去见了他,然后两个人开心的交谈着。她想象着,在她上次离开他的时候,他有主动的追上来,然后两个人相拥。
也许,真正的美好只在想象中。
年轻时候的爱情,总是那么不堪一击,经不起任何的推想,也经不起任何的考验。
女生以为和他在一起后,他要像从前一样甚至比从前更爱自己才对。如若不是,那就是怠慢,那就是他不再爱了。
她想要百分百的爱。然而她不知道,他的世界除了她,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东西,对他而言,她和其他东西一样重要。
男生,错误的以为追到她就可以了,从此可以去忙其它他在乎的事情了。
他不知道,追上她,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并不意味着追到就是付出的结束。
如果当初,她能多点理解包容,少点敏感冲动。
如果当初,他能像追她时候那般上心。
他们最终也会走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