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当孩子一边看书时一边跟你分享里面的内容时,是听还是叫他不要讲话?
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我个人觉得当然是听,而不是让他不要讲。
与人分享,其实是对书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是很好的状态。
古人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对于书有自己的理解。
能对书内容精准概括,需要经常与人分享才能品味。
互通有无,与人分享可以增进对书的理解。
无论哪一点。
我们都应该多与人进行读书的分享。不但有益读书,而且帮助写作,促进孩子社会性,能与人交流感受。
不要因为他是你的孩子,就扼杀,压制,或者嫌吵,就不许,怒斥。
多与人分享读书当然如果你向知乎求助,一定是对此不满意。
那么可能孩子会打扰你。
那么你可以引导孩子把与你分享,变成:
1.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来:故事梗概,故事精彩地方——如语句、情节,再如故事都感慨、想法。
长久之后,他读书的进益都会远远大于那些读书不做笔记的人。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有道理的。
钱钟书等这些大学者都是圈点勾画,厚厚一摞笔记本。
古时候唐代的韩愈,在《进学解》里讲他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他读记事的历史书,把重要的事件摘记下来。他读哲理书,把主要论点摘出来。
名人才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人。
所以可以引导他做笔记读书。
2.可以引导他发到网上,把自己读书内容分享给更多人听。增加互动。
例如发到喜马拉雅或者抖音
既增加他的胆量。又规范他沟通的随意性。同时分享的仪式感,与其他人交流,都会更好增进他的表达能力。
而且如果有互动。还会让他更加愿意读书。形成良性循环。
建议:家长最高指导朗读分享,协助录音。因为孩子小,第一次肯定做的不够好。
最初发网上时,要多发动家人朋友,跟孩子互动交流,点赞给孩子信心和鼓励。不至于冷场。
一旦有不好的评论,也注意鼓励劝慰。
3.可以参加各种读书讲故事的活动。
因为我们都知道读书讲故事对读书很有用。是启蒙阶段读书活动的延展。
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参加这些活动。只是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更多专业朗读技巧培训。一腔孤勇,会受打击。
因为参加这些活动的孩子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想法和建议。
与更多人分享读书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可能有不适合地方。我们可以再听听别人意见,综合自己孩子性格能力特典,综合考量。
20.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