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之意境

诗之意境

作者: 蓝熵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22:49 被阅读0次

文|蓝熵

      以前的读诗、背诗都源于老师的解读,讲诗人生平,创作的背景,也是当时年纪尚小,只能感受到用词、引典的精妙,韵律之美,却很难领略到诗的意境层面。

      今年不知何故,对古典文学格外钟情,“论语”、“道德经”、“古诗词”,而且都是有故事情节和旁白的那种,每天读一篇、一章、一首,不求多,但却有种每天看了几部微电影的感觉。

      比如说,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如果单纯读诗,可能会感觉有些难懂,甚至有些无味,但加上真正懂诗的人的解读就完全不一样了,你会了解,原来唐朝时期,上元节皇城前的灯轮高达20丈(差不多20层楼的高度),也会理解因为只有上元节这天才会取消宵禁,人们不论身份、不论职业都出来尽情自由的赏灯,当时人的兴奋,还会补充“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这样的知识盲点,还会学习到“折杨柳”、“落梅花”这样的曲子,金吾是唐朝的警察,玉漏是计时器。

      全诗由空间到时间,由动到静,由场景到心情,由概括到细节,短短几十字却仿佛演绎了宏大的场景和一段高度复杂的剧目。

      这种蕴含于内的美感,若无细细的解读是很难被感受的到的。

      之所以每天选择一篇、一章、一首,是因为相信时间复利的力量,也因为相信,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式的熏染。

相关文章

  • 山翁谈诗词谋篇布局

    山翁曾以“韵律是诗之衣装”、“ 结构是诗之骨骼”“ 意境是诗之血脉”三个部分在很多群及论坛谈过诗。诗之为诗,如人之...

  • 声韵修辞学

    诗有“三美”:意境美,建筑美,音乐美。 诗求“三意”:意象、意境和意蕴。舍此,何谓诗也?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 开...

  • 学诗词(第十集)

    第十讲诗及诗的意境之浅见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之直观体现或感悟。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

  • 唐代离别诗的意境之思之浅见

    唐代离别诗的意境之思之浅见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

  • 张岳晖《或有心香》花鸟册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 ...

  • 《红楼梦》中秋夜有多美?曹雪芹只用两个字,就使所有人情感共鸣

    副标题:《红楼梦》的中秋夜:意境、画境、诗境融合,那么美又那么悲 《红楼梦》之文化|中秋意境|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

  • 意境诗

    走初的春天我在骑马 沿途的风景如痴如醉 似真似幻的春雨我一望无际,也漫不经心 本以为阳光般的感动是一蹴而就的 实则...

  • 古诗词之美

    诗是最美的语言,诗意是最美好的心境。 古诗词之美,不仅在文辞之美、音律之美,更在于意境之美。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 诗的觉醒 在于意境 诗的感情 在于生活

  • 那些关于茶的美好诗句

    关于茶方面的诗也是蛮多的,别有一番新的意境: 照饮木兰之坠露西,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之意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wh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