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时,我们习惯借助经验,过往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当时怎么解决?或者求助于这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
但即便经验丰富苦苦思考仍无法解决问题,怎么办?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6bfd049460a1e81a.jpg)
《成长的边界》一书,帮我们开拓眼界。一万小时定律不是万能的,在趋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世界不单要专才,更需要通才。书中讲,人生先广度再专度,事业先业余后专业,思维先类比后迁移,鼓励人们各行业涉猎,多能力发展,在思维上发挥横向创造力,实现跨越式成长。作者是加拿大的大卫·爱泼斯坦,他是《纽约时报》NO.1畅销书作家,同时是新闻记者,书中列举大量科学实验、伟人成就等案例,素材丰富,本书堪称个人成长领域的里程碑式力作。
思维不局限于经验之谈,类比思维可拓展思路,创造灵感,帮你瞬间解决久攻不破的难题。书中列举两个故事,来说明类比思考解决难题的思路,让人记忆尤深。
说到有这样的难题,病人被查出有恶性胃部肿瘤,当下情况不允许开刀做手术,但如果不杀死肿瘤,就有生命危险,有一种方法,用射线疗法杀死肿瘤。在强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可以杀死肿瘤,但问题是,会同时毁灭身体的健康组织,如果降低强度,射线就不会影响健康组织,但也无法消灭肿瘤。怎样才能消灭肿瘤又不伤害身体的健康组织呢?
这个问题让人困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难以两全。
接着书中又讲了一个小镇灭火的故事:
在一个小镇,有小屋着火,附近就是湖水,水源没问题,几十个邻居提着水桶轮流灭火,但丝毫没效果,如果火势继续蔓延,会危机周围房屋,消防队队长到达后,大声喝止让大家一起去湖边提水,然后指挥大家围着木屋站成一圈,倒数三声后,一起把水泼向火苗,火势立马减小,接着很快被扑灭。
这个故事有没有给你启发,对上面治疗病人的难题有所帮助?如果你懂得类比思考,这个问题很快解决:医生可以使用多条低强度的射线,从不同角度同时射向肿瘤,这样既能保证健康组织不受伤害,又能消灭肿瘤,因为多条射线同时射向病灶,就可达到足够强度杀死肿瘤。
这些结果是来自20世纪80年代的类比思考研究,你有没有惊讶于彼此间的联系?当遇到难题,经验给不到帮助,不妨从之前内部视角的思维中转换出来,从外部视角看问题,类比思考会让我们灵光一现,瞬间打通任督二脉。
面对新事物,类比思考赋予我们重新审视这些事物的新角度,进而得以推理那些陌生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他还能让我们理解自己根本看不见的东西。
心理学家狄德来·跟特纳是世界著名的类比思考专家,她说:“我们需要想起那些具备抽象相似性或者关系上相似的东西。你越想有创造力,这一点就越重要。”
可见运用类比思考,首先,你需要熟悉这些事物,能举一反三;其次,找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这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进而迁移才能找出解决办法。
灭火故事,集中力量同时灭火,达到一定强度,火势控制。射线消灭肿瘤,强度不够,就像开始轮流提水灭火一样没有效果,围成一圈,同时泼向火苗,集中力量达到目的,把它迁移到射线射杀肿瘤上,同时从不同角度发射多条射线,达到足够强度,得出解决方法。
两个故事的彼此联系让人豁然开朗,如果单纯依靠医学,恐难解决问题。由此启发,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用类比法寻找事物间联系,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寻找事物间联系,是类比法的突破口。可从事物表征方面,如形状、功能、属性......也可从事物发展趋势找联系,比如养花与教子之间,有何相似之处;从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思考是否可迁移。学习知识,要有意识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还可用在什么方面,在用到的时候,才会迅速提取,更快建立联系。
疫情期间减少聚集,小区附近的超市营业状况堪忧,经理看到疫情下实体店惨淡,但快递小哥很忙碌,灵机一动,我们也可以送货到家啊,于是迅速在业主群发布消息,并新建售后服务群,在群里发布商品信息,客户有需要,可直接在群内艾特服务员,送货到家。这样既配合防疫措施,方便用户,疫情期间也增加超市收入。
突破思维不局限于专业思考,换个角度,尝试类比思考,寻找不同事物间联系,看能否拓展思路,换条路走,是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如果书中的类比故事给你启发,接下来你会怎么练习或运用类比思考解决问题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5895145/07ab9c915d29325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