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路上,难得的读书时间。案头的«静悄悄的革命»,终于可以拿到手上静心的掰着读。
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孩子眼中的老师、教室,是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首先是培育班上的学生成为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其次为:“学习中我们能和谁交往”。第三:“学习中我们怎样与物接触”等。这一实践正是我们正在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即使是低年级,倾听学生特有的朴素的发现和理论,才能体会到“教学可以引发学生有深度的、丰富的教学思维”。
这几句话值得记住:
(一) 教室,锻炼我们的地方。专心听到最后------锻炼了耳朵;专业地观察发现------锻炼了眼睛;清楚明白地说话------锻炼了嘴巴;开动脑筋思考------锻炼了头脑。锻炼,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二)创造性教师的工作常常是从“开始”展开的:仔细地观察、注意学生“从哪里开始、怎样开始”,结果怎样都行,开头决定了一切。而差的教师往往只关注“结果”。
(三)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
(四)对教学的反思和经验的相互交流成了每位教师成长的食粮。
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每个教室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按照各自的状态构建着各自独特的世界。但要认识到: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空洞而无意的。
教学是由“学生” 、“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要素构成。学生自主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生只在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今后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既四要素的相关变量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在读«孩子们,你们好»中,阿莫那什维利关于课堂组织教学的建议,给了许多老师有益的指导,包括手势的应用。对于手势,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批判性地接受,选择性地使用。应该区别运用于不同年级、不同问题、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使用的范围,还是可以使用,而不是全面否定。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适应的过程。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建构和他人的联系。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
学生发言的特征:先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进入初中、高中后,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渐渐的成长起来。
正确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于枯燥无意义的课题,还能够表现很积极的孩子,其实是思维逻辑的懒惰的学习者。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有这样的认识,可以从单方面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跳出来,而改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那是一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
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对于学习这一能动性的活动来说,“应对”这种被动的应答也是其基础的基础。“慎学”“善思”“明察”,在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习能够丰富地展开的教室里,教师在向学生讲话时,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语,选择合适的言语,还能有意识地专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还能有意识地专注地倾听学生的言语,其“讲述”的行为同时也就是倾听的行为。
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下一步怎么办?是许多教师上课特别是公开课的困扰。倾听的教师,以其说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还不如说在说话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有主见了。倾听学生的发言,如同投球般的快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接住学生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学生的发言,一种是理解了意思的理解方式。另一种是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倾听发言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共感共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