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复制城里的年味

复制城里的年味

作者: 卓女2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12:56 被阅读0次

      复制城里的年味

                秋语

去年回到当年插队的大巴山农村过年。没想到,小山村的年味比起城市年味毫不逊色。

在去山里的路上,透过客车窗户,只见一拨又一拨的返乡民工骑着摩托车飞驰而过,就像央视播放的返乡大军拖家带口驾着摩托日夜兼程的画面,看着真让人动容。

离过年还有几天,不到五十户的小山村已经沸腾了。白天不时炸响的鞭炮声如春雷般在山谷回响。夜间时有一束束美丽的烟花在夜空升腾。

除夕夜,老队长的两个儿子带着一家子赶回家,他们分别在县城和镇上买了新房,过年必回老家团聚,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会改变。如今乡里人也时兴给小孩压岁钱,图个喜庆吉祥。过去可没有这个讲究,听说早在几年前,打工仔们就从城里人那里学来了。

老队长家的年夜饭令人眼花瞭乱,除了传统的农家菜,居然还有北方人爱吃的黄焖羊肉,酱烧肘子,小鸡炖蘑菇。这是当包工头的老大在北京歺馆请客时,依葫芦画瓣复制而来,虽然是山寨板,却有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在重庆打工的老二做了几道川菜:酸菜魚、水煮肉片,鱼香肉丝本是厨师学校考二级川菜厨师的菜品,老二却不信弦,偏要“小试牛刀”,酸酸甜甜的味道道出了打工仔四处奔波的辛酸。

山里人爱看春晚。他们并不在乎春晚的总导演是谁?也无人挑剔节目的好孬,吃着年夜饭,观赏春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临近午夜,几个学娃已按捺不住十二点的诱惑,提前在院坝点燃了鞭炮,爆竹声由近及远,瞬间,整座山头都炸响了。爆竹声声,此起彼伏,不亚于除夕夜的城市喧嚣。

从初一开始,乡民们就开始走家串户大拜年。他们的乡规比城里人讲究得多,除了给亲戚朋友拜年,还得问候本村的父老乡亲。村里的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小孩,繁重的农活全靠相互帮衬,所以借拜年之机,也想表达一下感恩之情。在乡间的小路上,每天都能见到成群结伴的拜年队伍。行走其间,就像去迎接临将过门的新媳妇,感到特别温馨。

山里人也讲究过年穿新衣,孩子们身着鲜亮的新衣裳,头顶风雪帽奔跑在田间地角,煞是可爱。乡下女人都喜爱花花绿绿的羽绒服,加上被山泉滋润的红朴朴的面色,看上去别有风情。老人则是清一色的中长防寒服,一改六、七十年代因棉布紧俏,常穿补丁衣裳,夫妻合穿一条裤子的寒酸。这些服装都是返乡民工从城里买回来的,他们崇尚新潮,也想把家人打扮得体体面面的奔小康。

返乡民工和城里人一样,每逢年关,都成了出手阔绰的“富翁”,疯狂采购,集中花钱,大有不抛出一堆银子绝不撒手之能事。老队长的两个儿子证实了这一说法,他们坦言:每年春节我们都要花掉一万多元。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让我见识了新农村的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氛,和乡亲们一道把城里的年味准确复制到千里之外的小山村。         

相关文章

  • 复制城里的年味

    复制城里的年味 秋语 去年回到当年插队的大巴山农村过年。没想到,小山村的年味比起城市年味毫...

  • 年味~补发

    说说年味 至少有那么一刻,年味是浓的。 愈靠近城里的地方,年味似乎更浓一些。每年快到过年的时候,大概就是腊月时,外...

  • 我想起来了村子里的年味

    今天是腊月十九,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是属于小孩子们的,年也是属于村子的,城里的年味就淡得多,每到过年的时候,城里...

  • 当乡愁涌起

    乡愁的那头总是故乡。 感觉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妻子提议回我的老家去看看。我很感动。妻子在城里出生、长大,八年前跟我...

  • 坚守年味

    黄海诺作文 今年春节,妈妈带我回乡下姨婆家。说乡下坚守年味,可要比城里浓郁多了。我半信半疑。现在传统年味还坚守的住...

  • 过年的记忆

    来厦门已经30年了,在这座温馨的小城里只过了一次春节。那次的春节真说不上有年味。 小时候,年味就是当大...

  • 赵母嫁女——三乐斋读书笔记(一)

    今年呆在城里过年,觉得没有什么年味。有几样人事,在城里是永远找不到的。比如整天地吃酒唱戏的人,比如彻夜地喝茶谝...

  • 你是怎么学习的?

    你是怎么学习的? 今天是元宵节。过了今天,这个年就差不多算过完了。在农村是这样子,在城里却未必是这样。在城里年味早...

  • 城里的年

    也许,年过着过着,似乎就一直不是自己的事儿了,这些年,接连生养,外出拼闯,回来过年几乎就是很短暂的一个过渡,而且娃...

  • 无题  六绝

    城里人山人海,街头车水马龙。 万家灯火璀璨,年味已然渐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制城里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z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