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通过骑行者与自行车的交互,让骑行者实现了空间的变换。能量由骑行者转移到了自行车的脚踏,随之通过机械的相互作用,让上下的力转换为前进的力,推动着自行车向前行驶。
我是从小就四肢不发达,男孩子的打架运动玩不了,跟着姐姐做一些女孩子的游戏,丢手绢、跳皮筋、玩石子、跳房子……那时年纪还小,也从不觉得男孩子整天扎在和女孩堆里有什么不好,当然连女孩子的这些游戏也玩不好,跟着只是凑热闹。
其他的事情还可以混过去,就是骑自行车成了一个难题。
第一次学习骑自行车,还是八九岁的时候。当时正是暑假,奶奶带我到马路上,她在后面帮我扶好车子,让我在前面抓好车把。刚骑上去蹬了两下,就因为双手晃得太厉害,奶奶没扶稳,我连同车子一起摔在了地上。因为平时出门有三轮车可以骑,而且姐姐也会骑自行车带着我,导致我学习骑自行车的动力本来就不大。这下摔了一跤,我就顺势不学了。
不会骑自行车的日子里,上学都是姐姐骑车带着我,早上上学,中午放学回来吃饭,下午上学,晚上放学回家,每天雷打不动。
“你姐姐常常嫌你太磨蹭,发了不少脾气。”提起姐姐上学时一直骑车带着我,娘会这样说。“不过,你也不生气,只要姐姐愿意骑车带着你。”娘会夸我脾气好,内心也很欣慰。
也许,脑海里总是习惯留下美好的回忆吧。
我不记得姐姐发过脾气,只记得我放学早了会等姐姐,姐姐放学早了会等我。
我们一起买3毛钱的花生味儿冰块吃,一起淋雨,一起闯过漫天大雾,一起迎着落日朝阳。
下雪的时候,就干脆不骑车子,两个人走着上下学。一起踩在松软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那天的异常天气。下午最后一节课,正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发现外面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紧接着狂风大作,卷起的黄沙尘土乱飞,同学赶紧把门窗都关好。老师安抚我们不要惊慌,让大家耐心等待放学。但是我们还是心里很害怕,担心没办法回家。
很快便放学了,此时天还是昏黄的,风仍很大。姐姐正在校门口扶着车子,张望着寻我,看我过来就招呼我坐到后座上。在黄风漫天的路上,姐姐弱小的身体奋力的蹬着车子,任由我坐在后座上。大风仿佛要阻止我们回家一样,卷起的黄沙吹到脸上、眼睛和鼻子里。我躲在姐姐的背后,睁着眼睛看,却看不清周围,才知道姐姐只是凭着印象在骑车。很难想象同样弱小的她当时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尽管此时独自骑车已经很困难,加上带着同样体重的我,但是车子在姐姐脚下还是从黑暗中慢慢向前移动着。
回家的路很漫长,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到家了。一路上,姐姐没有抱怨过我一句。
后来姐姐要去上初中,就没办法骑车带我了。真的是要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能下定决心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趁着暑假,我就独自学起了骑自行车。
沿着一条乡间土路,从这头骑到那头。先是只踏一个脚蹬,让另外一条腿做支撑,熟悉自行车的感觉。再后来就试着将另外一只脚也踏上去,开始练习蹬脚踏板。
这一次我没再让奶奶陪着我,更没有想过一丝放弃的念头,摔倒了就爬起来,学不会就一直学。也就几天时间,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新的学期开始自己骑车上下学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自己一个人也能做很多事情。
骑行对于我,不只是一种代步方式,更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更有姐姐倾注于我身上的浓浓亲情。
年少的我不懂得坚持,也吃不了苦,却还是得到了姐姐的爱。
现在我学会了坚持,也能吃苦了,姐姐有不懂的事情会习惯来问我。
人生就像骑行,变化的只是时间和空间,骑行的人却未变。很开心我和姐姐能一直相伴从幼年走到现在,又能够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