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古人云:夏虫不可语冰。不论我们如何思考,都不可能触及自身思维框架之外的领域。可以说,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决定了其思考力的边界。
在谈论具体的产品设计问题前,我们先看看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他们依次是: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以及演化思维。
本质思维,需求与现实结合的场景化思维,如何解决现实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相对思维,竞品与细分市场分析,产品的相对定位与优劣分析,不用绝对思维去定义产品,产品是动态的,从产品诞生到成熟,像养育孩子一样会随着环境慢慢成长,并适应环境。就像永远不要轻易定义一个人,你看到的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样子。
抽象思维,从现实环境到实体产品,还需要从实体产品中抽象出现实本质以上的精神本质,所谓“道”的思维,需要触类旁通,还需要有整合提炼的能力,本质思维与精神实质的结合决定了产品的延续。
系统思维,思维逻辑框架的梳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产品未来纵向发展的全局观、横向发展的架构观。
演化思维,战略建立后的战术执行,如何一步步将产品体系实现落地,做产品不会一蹴而就。兵法有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学会以战养战,也要潜龙勿用。一个好的产品如果打入市场的时机或策略不合理,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一个产品设计者最核心的思维能力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从表面上看,产品设计所涉及的能力范围实在太广范了。从需求分析、战略制定、方案设计、项目执行,到运营推广、数据分析等,所有环节都需要产品设计者深度参与。
如果说,一个好的产品只要一句话就能讲清楚,那么最重要的思维能力也只有一个。
所有产品设计,其实都是在构建体系,而只有了解这个体系本质上是什么,才有可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逆向构建。所有产品设计者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就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
在物理学领域,这种思考方式被称作“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从头算起,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作为依据,然后再层层推导,得出结论。
有时我们都在忙于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真的需要解决吗,为什么要解决呢?
如果我们仔细复盘问题的原因,就会发现,人们执着于错误做法的核心依据是: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过去都是这么做的。
大到城市村落的分布、道路交通、全球航线的设计,小到身边的牙刷、肥皂、灯泡的设计。所有这些产品,背后都有它的设计故事。只有抛开“别人怎么做”,“过去怎么做”的参考,直接回归初始问题进行思考,才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
连环追问法
通过对问题的连环追问,我们会发现表面问题背后的问题本质到底是什么;通过对人的连环追问,我们能弄清楚人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比如小孩子会哭,有的父母问都不问,直接呵斥不许哭,再哭就揍孩子,于是孩子觉得委屈就继续哭,孩子大哭不止父母看着更生气,然后接着揍孩子,孩子身体痛苦心理委屈又哭个不停了,形成了死循环。如果父母刚开始就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就会弄清楚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了。
那么,现存于眼前的所有行业、组织、解决方案、设计模式,统统都不是本来、天然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它们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凝聚了很多前人的思路和实践经验。所有,回顾并深入理解这些思路和实践经验就是设计产品的基础。我们可以试着提出下面的问题来理清设计者的思路和发现新问题:
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所有前提条件直至现在都还保持不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吗?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接着我们可能会意识到,这些某种程度上已成定式的思路和经验并不一定是问题的唯一解决路径。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迁、技术变革,解决同一个“元问题”的最佳方案有可能已悄然改变。
要珍视那些“无法理解用户动机”的情况,因为这往往藏着被我们忽略掉的某种使用场景。无法理解用户动机的情况往往来自于产品工作者面对用户群体的分类认知和需求场景认知不够全面。
一个人对问题的描述是基于自己的认识,我们对于所看到的表达内容的理解也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对于不能完全理解的部分可以引导式追问或反复思考,这很可能是我们的认知盲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