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生活成长励志谈写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握写作的正确姿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握写作的正确姿势

作者: 子肖 | 来源:发表于2017-08-15 18:14 被阅读119次

昨夜秋雨沥沥,酷夏以来难得如此凉爽。文章阅读量首次达到1700+的兴奋还在,连续几天筹备会议,又令自己深感疲惫。心底纠结是要乘胜追击,保持住隔日更的节奏;还是趁雨夜清凉,来次彻底的休整?一番并不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一个声音占了上锋:不如睡去!

今早五点醒来,神清气爽。睡了七个小时,打破早醒失眠一年来的记录。深感昨晚的决定无比英明。如果真的为了保持隔日更再次熬夜,几天内一定极度疲乏,估计也很难找到写作的状态。

本来就在构思“应把写作摆到什么位置”,早上头脑清醒,思考由近及远,近些天来关于写作的困惑,也渐渐变得清晰。

有人发表文章说,文人特别是哲人都长寿。这是因为思维训练和智慧启迪,很容易培养开阔、丰富、包容的心灵,看待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超越。这种思想境界和素养,对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层次的。

娜妲莉.高柏也在《心灵写作》中写道: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

写作的时候,的确能使人沉静下来,摆脱烦恼和焦虑;写作的过程,也是对经历、感受、阅读、思考的整合,能使自己的情感不再纷杂,思想更加坚定。所以,写作能带来内心的成长,也是有效的心灵疗愈方法。前提是,你要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

周国平在《写作与心灵生活》中也写道:我的写作之路与我的心灵之路是相当统一的,基本上反映了我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历程。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出不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

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我在寻找一种状态,能够使我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我的写作就是借助于哲学寻找这种状态的过程。

这里他表达的写作态度,就是用写作发现并引领自己的精神走向。

写作的领域和类型不同,功能亦不同。但真诚和追随内心应是共性的准则和追求。

眼下有一种流行,就是把“瞄准读者需求”当成写作的定律。为了迎合读者需求,可以去写与自己三观完全不合的文字,去表达与自己真实想法完全相悖的观点。本质上,这已不是写作,而是一种工业化的制造。

不敢妄评这种写作是否能够长久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写作也许能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和特定人群的追捧,但绝不会有助于心灵的成长,甚至会走向反面。

作为初涉写作的新手,还是应该明白自己的初心。是把写作当作逐利的手段,还是要实现内心的成长。这两者其实完全可以统一,只要跟随内心,让每一次写作成为一种迭代和累积。

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已印证:与一个人的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正是心情和心态。写作既然能涵养性情,姿势正确的写作,自然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看看现实中的例子:杨绛105岁,巴金101岁,冰心99岁;研究哲学的文人里,季羡林98岁,冯友兰95岁,梁簌溟95岁。文人长寿的说法的确是有根据。

说到这里,有人会表示反对:《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先生,为什么年仅42岁就英年早逝?对这个问题早有人撰文分析,路遥先生身体底子本来就弱,写作又过于勤奋,一旦写作起来废寝忘食,甚至夜以继日,结果造成了生命的透支。

作为业余作者,我们不可能像路遥先生那样夜已继日地写作。但现代生活节奏那么快,许多人是在工作和娱乐之余写作,为写作经常熬夜的大有人在。前几天,一位简书作者发表文章:《爬取两百万简书用户动态,发现了很多夜猫子》。数据显示,好多人晚上十一点甚至半夜之后还在更文。

有位作者还在文后留言:“注册简书后,我从十点前睡觉到十一点前睡觉,再到现在两点睡觉,早上起床,嘴巴是苦的,但心里甜。”

窃以为,这是严重不正确的写作姿势。

熬夜的坏处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想说的是,对爱好写作的我们来说,坚持写作很重要,但与健康相比,其他的一切都是次要的。如果你真的爱好写作,那就压缩其他的时间来为写作让路,而不是让健康为写作让路。

一位朋友知道我最近很忙,而且睡眠不好。前几天他看到我更文频繁,就在微信聊天中告诫:“青山在,有柴烧!”对此深以为然,也深表感谢。

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策马奔腾是对的,为了早日成功只争朝夕也是对的。但开着一辆破车在高速路上飞奔,那是绝对不可取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爱弥:写作,沉淀内心,自我成长。
    子肖: @aimm21 正确的姿势👍
  • 我是慕一:写作的确可以疗伤——治愈心灵的良药。
    子肖: @我是慕一 谢谢您走心的阅读。

本文标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握写作的正确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e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