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传统媒体
来深多年,每逢家庭聚会,父亲总会跟我聊起他初来深圳宝安的那段打拼岁月。回顾往事时,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就像波澜起伏的生活轨迹。2023年七月的一天清晨,我起了个早,整装待发,沿着父辈奋斗的足迹,来一趟寻根之行。
我首先来到家族的根据地——宝城22区。它的前身是宝安区宝生电子厂,当时,宝生电子厂的一、二、三楼均用于生产经营,四楼宿舍则以每月200-300元不等的价格,单房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1995年,我随父母来深圳宝安区生活,第一个落脚点就在宝生电子厂的四楼宿舍。
风雨飘摇的宝生电子厂,宿舍是老旧的。每到台风天气,爸妈外出务工,我则单独在家,心惊胆战地望着被刮得“摇摇欲坠”的屋顶,用被子把自己全身盖住,尽量不听外面的风声,直至沉沉睡去。停水是家常便饭,妈妈常常带着我,到附近收集自来水。家里添置了一个大的塑料桶,以便更好地蕴藏水源,而桶时常见底,也让一家人犯了愁。我经常趁着父母外出工作后,拎着小桶,到楼下的消防水龙头接水。到了晚上,爸爸将消防水烧开供家人们洗澡。我深知滴水来之不易,只简单地使用毛巾擦拭身体,节省用水。
停电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每次停电,一家人则围坐在门口吃饭。有时,长辈会点燃一根蜡烛,在烛光中,我看到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生活的艰辛,丝毫没有影响大家谈笑风生——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饭后,爸爸通常会带着我们到新安公园散步。那时新安公园的溜冰场总是人满为患,我只能驻足观看,心里羡慕那些“技艺高超”的人。他们身上总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潇洒漂亮的旋转姿势,艳羡旁人。
每年七月,我总盼望着家乡梅州的兄弟姐妹能前来游玩。我们可以在新安公园的凉亭下追逐嬉戏,在湖边摇橹划船。
不知不觉,穿过新安公园后,我走到10区的冠城世家。这里,曾是我入读的小学,宝新小学的旧址。
记得入学那天是爸爸送我来学校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二年级的教室里。犹记得,教室设施非常简陋,低矮的围墙,黑压压地坐了三十多个小学生。因为就读学生太多,课本不够,只能借来旧书,继续学习……我将自己的那段读书生涯概括为:坚韧,虽然年纪尚小,却顶住了许多的压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坚持学习。
打卡完“寻根”地点,已是华灯初上。这时的我感慨万千,父辈们在宝安立足扎根,我们的梦想也随之绽放。学会把握生命之舵,生活才会愈发芳香沁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