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九江市濂溪区举行揭牌仪式。
地点:
濂溪区
类别:
行政区划
濂溪区揭牌仪式 图源:中国江西网
2016 年 9 月 27 日上午,九江市濂溪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标志着庐山区正式更名濂溪区。2016 年 5 月 30 日,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将庐山区更名濂溪区。
濂溪区是九江市的一个市辖区,曾名九江市郊区、庐山区。濂溪区辖下区域经过多次调整,当前管理5镇2乡2街道,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区内人口26.25万。
资料来源:中国江西网、维基百科
说明:之前已经有一篇《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27日 · 九江长江二桥》,为了填坑在 9 月 3 日发了,今天又冒出一篇 9 月 27。笔者也很无奈,本月已乱成一团,那篇 9 月 3 日的文章,因故推迟到 10 月,敬请谅解。
本篇讲述濂溪区的历史沿革,又是个令人头大的故事。头再大也要讲,本系列实为九江百科,所有的区县都要介绍一遍。
据称,濂溪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实它的历史只有四十多年,在 1980 年被设立,那时候它被称为“郊区”,后来改名为“庐山区”,现在又叫“濂溪区”。若想了解它的历史,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它为何而建立?它为何两度改名?
南山公园及周边 图源:腾讯网
濂溪区的历史很短,但说明建设它的行政逻辑就要讲得更久远些。我们可以在明清两代随便找个日子开始,明代有了九江府,明清两朝行政区划与体系变化不大。九江府下辖五个县:德化县、德安县、瑞昌县、湖口县、彭泽县,治所在德化县。还有南康府,与九江府之间隔着庐山,南康府下辖四个县:星子县、都昌县、建昌县、安义县,治所在星子县。民国以后因清理地名重复,德化县被改名为九江县。
中国近两千年的行政体系中,州府与县之间的关系很清晰,州府在在某个县里设立治所,管辖本县及周边县的县府,各个县府管理本县内政。这就好比现在的省政府和省会城市一样,江西省的治所在南昌市,但政府直管南昌市府,而不能直管下面的区(其实现在不是这样)。
然而,这套行政体系却在民国开始被打乱了,近百年来没完没了的行政区划调整与此有直接关系。民国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政治单位——市。市是从日本学来的,在一个蕞尔小国可以有效实施的行政体系,在庞大的中国用起来就未必合适,更有可能将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
80 年代的老区委、区政府办公楼 图源:《庐山区志》
市的设立逻辑是:县以面积划分,但县与县的差距很大,尤其是人口和经济。因此将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的县提升为市,赋予更高的行政权限。这套逻辑貌似合理,却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人口与经济是在发展变化的。比如民国时期的九江,有段时间是市,后来因为经济下滑、辖区减少被降为县。
这一问题在解放后更加突出。1949 年九江专员公署设立,驻九江市,辖九江城区(浔阳镇),另成立九江县人民政府,辖浔阳镇及庐山(另成立庐山管理局)之外区域(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9月8日 · 柴桑区挂牌——分分合合两九江》)。九江被分成了三个行政单位、九江市、九江县和庐山管理局。经过几次合合分分后,1968 年 8 月,九江县行政机关搬迁到沙河街镇,县市分离。
中国自古以来行政管理体系被彻底改变的原因很简单:城乡差别,必须制造户籍管理与行政区划上的壁垒。以前当然没这个问题,城外的农民和城内的居民在身份、待遇上是平等的。
建国后三十年内,九江经济发展缓慢,但仍然有大批国营工厂建设在九江市区之外,户口和行政管理方面就只能特事特办,采用代管,独立派出所管理户籍等方法解决。
1980 年,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九江市从九江地区划出,升为省辖市。行政级别提高,浔阳镇显然太小了。5 月 20 日,九江市成立了浔阳区、郊区和庐山区三个县级区。包括已有的九江县在内,历史上的一个县,被分成了四个县。
1980年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图源:中央政府网
浔阳区是之前的县级九江市(浔阳镇),庐山区管辖牯岭镇(山上),是之前的庐山管理局一部分,郊区包括原九江市的工农兵(今十里街道)、前进(今五里街道)、新港、大桥(今虞家河镇)、周岭(今姑塘镇)、水产(今七里湖乡)六个公社以及原属庐山管理局的东风(今海会镇)、红旗(今莲花镇)、高垅、向阳(今赛阳镇)、威家五个公社。
在 1980 年建区的时候,将一个县级单位命名为“郊区”,让人没法理解。这种名字甚至都没法读,既然是区,说明“郊”具有独立的含义,可不可以这么说:你家在“浔阳”,我家在“郊”?如果“郊区”是一个词组,那就应该读成是“郊区区”。这不是笔者在杠,而是提请读者注意,某个年代,行政区划调整特别随意,带来的麻烦至今都没法消除。尤其是江西,出了名的乱。
庐山区行政区划图(约 2000 年) 图源:《庐山区志》
1983 年 7 月,地市合并。1984 年 5 月,郊区被并入庐山区。看起来像是庐山扩大了辖区,其实正相反,是挂着庐山区之名的牯岭镇上又成立的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折腾一遍回到了 1980 年以前,而郊区则改名为庐山区。从此以后,人们认为的庐山区并不包括庐山,庐山区只是理论上辖庐山风景区。是不是太乱了?笔者也写不清楚,真就有这么乱。
这种混乱的行政归属关系持续了 30 多年,一山多管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逛遍庐山一千七”被央视报道后,庐山旅游可谓恶名远扬。
濂溪区新行政楼 图源:搜狐网
2016 年 5 月,为了理顺庐山的旅游管理问题,江西省人民政府撤销星子县,设立县级庐山市,九江市庐山区牯岭镇及调整后的海会镇划归庐山市管辖。
“庐山”的名字被拿走了,当年的“郊区”只好再次改名为“濂溪区”。濂溪的渊源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他号濂溪先生,墓葬在庐山区莲花镇。
综上,今天笔者站着的这块土地,从五代十国起被称为德化县,民国初期改名为九江县,1980 年被称为郊区,1985 年改名为庐山区,2016 年又更名为濂溪区。
再说一个轶事。当年庐山区不得不更名,经讨论提出了濂溪区、柴桑区、江州区三个候选,有人说柴桑的名字不吉利,因为三国故事中有诸葛亮的“柴桑吊孝”的故事,而江州之名与九江县的江洲镇接近。因此大家选择了濂溪,显得自己有千年文化渊源的样子。
周敦颐像和濂溪墓 图源:腾讯网
笔者认为,三个名字中最不合适的就是濂溪,柴桑,尤其是江州,是人们熟知的老地名,辨识度大,江州司马谁不知道?而以人名为地名风险太大,你不知道哪天风向变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不会反转。当年咱们把濂溪墓砸个稀巴烂,现在又修起来,谁知道以后会怎样?
有趣的是,仅仅一年后,九江县撤县改区,人家没觉得不吉利,将柴桑区的名字叫得挺开心。周瑜死在湖南而不是九江,根本就没有诸葛亮吊丧这回事儿,甘棠湖上的周瑜点将台是用来蒙外地游客的,把三国故事当真,唉……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