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自己买一份合适的保险
文清一直想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但觉得保险很复杂,对于从来没有从事过保险的小伙伴来说,的确,保险的种类很多,有保障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连型,相信看完这些名词小伙伴们已经晕了,那这些类型的保险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给自己买哪一类保险呢?
我给文清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有小伙伴可能会问文清是谁,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两篇文章: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以上类型的保险,那么他们分别是:
保障型:用最少的钱购买最多的保障
分红型:既有保障每年又有分红
万能型:随时可以把所交的钱拿出来一部分使用
投连型:投资类保险,既有保障又有高收益,有一定风险
从上面可以看出,除了保障型保险,剩下的几类均有保障和收益,如果我们单从保障方面来考虑,保障型保险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是为了教育或者养老,那么后面3类可以作为选择,根据自己的需求,是为了给自己一份保障,还是为了教育或养老,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保险。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是什么,用简七(我最喜欢的理财达人)的话说,保险的本质是:用自己能承受的钱,转移极端条件下不能承受的风险。
也就是说我们买保险是为了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的风险越大,保险带来的价值就越高,而保障型保险才是保险真正意义的体现。
我们应该转移哪些风险?
我们的一生,无非面临这几种风险
大的风险:死亡,重大疾病,意外
较小的风险:普通医疗费用,以及养老,教育。
一般来说较小的风险我们是可以承受的,养老、教育以及普通医疗费用的问题通过一些规划是可以避免的。
而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对家庭的打击特别大,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及家庭结构,我们没办法避免意外、死亡的发生,但可以提前做好风险转移,以及高额医疗费用的转移。
保险存在的目的就是转移这些一旦发生,我们不能承受的死亡,意外,重大疾病风险。
所以,保险不只是每个人必须购买的,而且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足额的保障。
如何给父母买一份合适的保险
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父母的年龄大都已过半百,我们都知道,保险越早买越划算,越健康时买理赔的时才可以得到理赔,对于年龄大,发病率增加甚至得过重病的父母,该如何购买一份适合他们的保险呢?
年龄越大,购买保险的成本越高,购买的险种也会减少,那是不是老年人就不能买了呢,不是的,随着保险业的越来越完善,现在已经有许多针对老年人的保险了,只是相对年轻人来说,保障相对较少,保障期限基本都是短期,费用相对高一些,但对于发病率高的老年人来说有了保障要比没有保障要好很多。
老年人和年轻人面临的大的风险也是同样的,而且相对年轻人发生概率更高,更应该加强保障。
所以我们还是会针对重大疾病和意外购买相应的保障,这里我们还会加入一个医疗险,作为医疗补充,老年人发生住院的概率增加,这样就算不发生重大疾病住院也可以得到赔付。
所以,即使年龄大的人购买保险有很多局限,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保险种类的组合,把重大疾病,意外和医疗保障做到最全面,给爸妈一份合适的保险。
如何在没钱时买一份保险
对于我们而言,保险就像系安全带一样必备,我们国家的人均保单比例只有30%,也就是说100个人只有30张保单,而我们的邻居日本最高,人均保单比例为700%,也就是说每个人有7张保单,那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张保单该买什么呢?这就要按每个人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给自己配置不同的保险。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保障意识还不强,发生疾病的概率不高,最重要的是每月工资不高,这个时候可以先给自己配置一个意外险,因为意外是客观存在的,跟年龄无关,跟男女也无关,而且意外险相对于医疗险,所交费用更低,保障更高,杠杆作用最大。
一旦成家,身上的责任就会变重,这个时候既要给自己一个保障,又要考虑万一自己出了问题家人如何生活,而且这个年龄段经济能力来说有了一定的积累,这个时候就要适时的给自己一个全面的保障,一份寿险(赔付的钱是留给家人的),一份意外险(赔付的钱即可自己治疗也可留给家人),一份重疾险(赔付的钱是给自己治疗的),再加一份医疗险(报销自己的治疗费用),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和家人的风险全部转移给保险公司,我给文清配置的就是这样一份全面的保障。
所以说,如果因为资金原因,暂时做不了全面,也要先给自己配置一份高保障的长期意外险,而一旦成家,经济有了一定能力,就要把保障做到最全面。
那应该花多少钱,买多少保障呢?
首先我们知道,每个家庭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正常缴纳在保险上的费用比例占家庭收入的10%,如果月入1万,那就拿出1千来做保障,有小伙伴就要问了,都是10%,月入1万和月入5万,交的费用不就不一样了,保障也就不一样了啊,是这样的,有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万,有的家庭年收入超过50万,自然生活的方式也不一样,那我们怎么保障发生了风险之后不会打乱我们之前的生活节奏和家庭财务状况呢,当然到时候给到的金额不一样的情况下,才能保障和之前的生活方式一样呀。那保障保到多少合适呢?
我们一般把保障设为年收入的5-10倍,医学上有一个“5年生存率”,指的是一旦确诊重大疾病或严重的意外伤害,一般恢复期在5年左右,5年之后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年收入为10万,那保障就要做到50万左右,如果是50万,那保障就要做到250万左右,在这个基础上,赔付的比例才会让你在支付治疗费用的同时,还能保证之前的生活质量。
有小伙伴会问,如果我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做到这么高的保障,或者我有钱也不想做到这么高的保障,觉得50万保障完全可以了,是不是可以呢,不是不可以,我们发生重大疾病或严重的意外,花费一般都在30-50万,所以,我们基本保额至少做到,寿险50万,重大疾病50万,意外50万,如果在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最好做到寿险100万,重大疾病100万,意外100万,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保障。
那我们缴纳的收入的10%是不是可以做到这么高的保障呢,这个是要根据年龄来计算的,年龄越小缴纳的费用越低,保障越高,所以,如果因为收入的原因暂时还做不到这么高的保障,我们可以先把其中一部分做好,后面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在补充其他保障,当然越快补充越合适,因为年龄越大缴纳的费用就越高,不过切记一点,最终针对转移大风险的这几个险种,都要做到足额的保障。
什么时候买最合适?
我们都知道,保险是健康时候买的,一旦发生重大疾病是不允许购买的,有小伙伴就会有疑问,健康的时候购买保险总觉得这个钱白白浪费掉了,当然这么想也是对的,毕竟我们辛苦赚来的钱不想这么“浪费“掉,从另一方面想我们为什么在买车的时候宁愿多花几万块钱也要选择安全性好的,在选防盗门的时候宁愿多花几千也要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然而买了之后又有多少人真正发生过事故?其实,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以防万一。而保险也一样,谁都不希望发生,但还是要做这个必备动作,因为这是对风险的一个转移,就像把交通事故照成人员伤亡的风险转移到安全性更高的车上,把被盗的风险转移到坚固的防盗门上,保险就是把把意外或重大疾病或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需要的高额费用转移给保险公司。
什么时候买保险最合适?如果你知道明年发生,今年买最合适,但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那就是越早买越合适,同样缴费期限,同样保障终身,当然越年轻费用越低了,0岁的宝宝买是最合适的,而且同样的缴费期限,花最少的钱的同时保障最高,保障的期限最长,真的是保障一辈子了。
为什么要先给自己买份保险后在开始做理财?
我们做理财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谁也不想看到,我们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的理财,动了这么多脑筋,花了这么多功夫,最终取出来的钱要交给医院,不止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还使我们的原来的计划受到影响,所以,理财规划之前,用现在可承受的钱,给自己做一份足额的保障,来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我们的收入分配就像一个金字塔,最底下是我们的生活开销,第二层是我们的应急和保障费用,最上面才是理财投资,如果想让投资理财层稳而坚固,就要在保障下层有的情况下,加固加牢,才能让投资理财慢慢变大,而不至于倒下。
虽然说了好几遍,但最后还是要提一下,这次和文清的面基虽然来的迟了些,但收获满满,不仅让我知道了做比想重要,还让我知道了,一些答案是在交流中出现的,所以希望小伙伴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一定会碰撞出一些好的灵感,生命不息,交流不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