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云(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讲师,手机微信13576651312)
游永福寺二首·其二(宋·陶梦桂)
寺占吾乡好处山,半新半旧屋千间。
水中莲似尼清净,雨后云如僧退闲。
石路教人修整过,芒鞋怕我往来艰。
夜深火炬浑无用,长是天教月送还。
此诗的颔联为近距离譬喻,既形象生动,又紧切题目。莲、尼之比,云、僧之喻,颇为新奇,尤其前者似道人之所未道。所选意象皆寺庙典型人、物,作者顺手拈来,毫不费力。雨后云,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颈联上句近乎口语,毫无雕琢痕迹,似非诗家语。然下句用拟人手法,为典型的诗家语。“怕”字极妙,不说己怕反说鞋怕,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此意似从苏东坡《定风波》词里拿来,然并非完全袭用,别有新意。两句合读,更觉其浑然无迹、平中出奇之妙。
此诗的颔联,给我们写对联至少有以下两点启示:
第一,观察细致,体悟精微。
雨后云和雨前云是大不一样的。前者是放松的、清闲的,后者是紧张的、凝重的。作者用雨后云来比喻僧人,突出其清闲无事的身心状态,很是准确。写对联也要这样。写景,一定要写出事物的特点,细微之处更要留心,力求传达出精妙之意。不能泛泛而写景。比如刚刚截止的栖霞山征联,有学员写到枫叶。如果你只是写“枫叶红如火”,这样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句子,就没有发现细微之处,传达精妙之意。如何才能呢?
特别提示:本文为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训练营第1期教学内容。【延伸阅读:第一节用13年写征联的经验和教训,换你直走正路、少走弯路】如需要阅读全文,请付费。如加入课程和训练营学习,请添加曾老师微信13576651312,可以得到更多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