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荐书读书想法
首读马华小说《流俗地》

首读马华小说《流俗地》

作者: gegegege舸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09:17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图书馆的小姐姐极力推荐给我的,说很好看。我很闭塞,没看过涉及东南亚生活的作品,也没有听说过黎紫书的大名。接过这厚厚的一本书,心里琢磨着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开篇看王德威的代序,让我大概知道了故事的皮毛,以盲女银霞为中心,以她的成长生活为半径,刻画了马来西亚中下阶层的众生相。至于他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剖析,作品结构啊,写作技巧啊,深层寓意等,于我有点高深,便跳过去了。

王安忆的代序,从语言和文字上着手,指出了马华作品的现实特点,她分析得更细,更感性。

我看了一下目录,知是由许多小小章节串起的长篇,每个章节有一个主题,而每个主题又是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故事人物多,场景多。看着文字总感觉像在看电视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轮番出场。语言很有特色,偶然几句能读出古文的感觉,但又是在描述现代的生活。当地风俗很有特点,不管是信仰还是名字,都仿佛能感觉到马来西亚炎热的太阳和多频的雨。

依稀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过埠新娘》,里面的南洋风情让我这个小小的北方人瞠目结舌。读这本书时,我想起了那时的电视画面,只不过,现在的我在广东生活多年,也已渐渐习惯了众多和北方天壤之别之处,读到书中对人的称呼、语言习惯或描述当地特色的部分也觉得不足为奇了,有很多和广东相似的地方。

读书像在读生活。这里有生老病死,有婚丧娶嫁,有情比金坚,也有世风日下,还有,政治,融进了普通民众生活的政府大选。

我只会浅读,对故事感兴趣,对人物命运感兴趣,对人物心里感触有兴趣所谓“外行看热闹”。读完后再回头去看王德威的代序和作者的后记,对于“流俗”二字,发现他们的理解有不同之处。外人看到这两个字,以其为贬义;而于作者而言,并非如此。

“内行看门道”,业界大咖的序言总是能深挖出作品背后的意义,能把作品与时代相结合去剖析其创作的成功与不足,创作手法的探索与创新……这些,我统统是看不到想不到的。

银霞是“眼盲心不盲”,我是“心盲眼不盲”,不对,眼也渐渐盲了,视力下降,随身携带眼药水。

相关文章

  • 流俗地|马华的隐痛

    黎紫书在《流俗地》中表现的专注近乎于勇。这种执着的一心一意也让《流俗地》表现不俗,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品增添了一抹与众...

  • 《流俗地》:马华社会的浮世绘

    前段在网上买了几本书,请国内同学帮忙寄过来,附带了这本,并不是我要买的。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来说,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

  • 流俗地

    转一篇我非常喜爱的书评。 《流俗地》洋洋洒洒,写得令人沉醉。它的质感氛围是热闹的,市民社会里的人声、车声、吆喝声、...

  • 南洋旧事,《流俗地》

    黎紫书的长篇《流俗地》,写的是马来西亚北部小城怡保的故事,人物全是平凡草根之人,不见有耸人听闻的民间传说,一点儿也...

  • 我卖血,但我不吃我的血 ——读《许三观卖血记》

    读余华的小说总是令我不自觉地战栗。区别于常见小说力求营造的文字美感,余华的小说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审丑”——用最精细...

  • 读书随想4

    读余华的小说,有种相见恨晚的意味。 读《活着》(余华所著),才发觉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简单地活着...

  • 历时1年,简书出品的首款互动式对话小说重磅曝光!

    现在,为你揭晓简书出品的首款互动式对话小说! 你多久没有过瘾地读一次悬疑小说了? 简书出品的首款互动式对话小说《墨...

  • 趣谈之鲁迅与张恨水

    民国中,鲁迅作小说读之颇拗口,以义理胜,从小众,发行量不及徽州张恨水远甚。 然鲁迅以为鸳鸯蝴蝶派流俗不治世,常行文...

  • 流俗

    入世之人未免流俗。适逢盛会,遂作一阿谀逢迎之篇以颂老板之志: 岳嵩浩歌意气轩,晓乘野马入云天。峰峦叠翠拔地起,扶摇...

  • 流俗

    姑娘,你没牵好你的鹿,迷失了路,撞进我心里,我好像也迷路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首读马华小说《流俗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jz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