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对我而言,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别的不说,单就厨艺而言,我就从简友们那里偷学到了不少知识,勉强地可以自诩为一个巧妇了。
比如,我很喜欢吃黄豆,尤其是炒黄豆。但是黄豆如果直接炒的话,非常硬,那需要极好的牙口,费力不说,口感也差了许多。多年来,我一直没有用心去探究怎样才能把黄豆炒或者烤得像买来的那样酥脆,直到二月二的那一天,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写炒黄豆,吃黄豆,认认真真看下来,终于找到了“机关”——原来黄豆是需要先泡一晚上的,然后再炒,就能产生酥脆鲜香的口感了。我们这里二月二讲究的是吃面和烙饼,没有吃黄豆的风俗,如果不是看简友们的文章,我还真破解不了这个豆大的难题。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把一碗黄豆泡了一夜,第二天在空气炸锅里烤了十多分钟,天哪,真的就是我想象中的味道,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家里的黄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怎么吃也吃不够啊!而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把烤好的香酥秘制黄豆带到办公室去,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还把这个先进经验广而告之,以至于几个同事都买了空气炸锅。
所以,对于我来说,简书带给我做饭的灵感,促进我的厨艺增长,并且不断创新,的确是功不可没的。这不,这两天又学到了一招。
因为我厨艺不断精进,所以最近我家的面下得比较快,昨天晚上兴致勃勃地想要大干一场,一看面袋子,天哪,竟然没有白面了!没有白面,那我怎么蒸馒头?怎么蒸包子?怎么烙饼?总之,似乎巧妇难做无面之炊了。不过我并不着急,不慌不忙地打开了简书,找灵感去!哈,就是这么巧,一眼就看到了一个标题:“玉米面最近火了,加包牛奶,不用炸不用烤,比面包还好吃,太馋了”,这可太对我的心思了,我喜欢做粗粮食品,而且家里有玉米面,是我公公前些天回老家带回来的,新鲜着呢!
那就看看怎么做吧,还真是简单,比蒸馒头、做包子简单多了,不过简友做的是黄桃玉米糕,我家没有黄桃啊!难道就此放手吗?不,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黄桃呢?有了,我拿出了新疆大枣,泡上。然后按照简友说的比例开始准备:200克玉米粉,20克白糖,3克酵母,用一袋牛奶打成糊,放置一旁。然后我又把泡在热水里的枣去了核,切成小碎块,放到玉米糊里,好了,等着它醒发吧。
玉米糊醒发很快,也就半个来小时吧,起泡了,我搅一搅,放出气泡,然后拿出了我的硅胶模具,把玉米红枣糊倒进去,八分满就可以了,上锅蒸15分钟。
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心里没有底。纯玉米面食品的口感其实不算好,我以前也做过发糕之类的,要么太软,入口黏糊糊的,要么太硬,吃的时候割嗓子,那还是和白面混在一起的。现在没有白面,纯玉米面的食物究竟好吃不?没事,就算不好吃,老公也会吃掉的,我安慰自己。
出锅了!单从这外形看,我觉得已经成功了一半,拿出一个,从里面把玉米糕抠出来,先尝尝——啊!甜甜的,糯糯的,满口红枣和玉米面交织在一起的醇香,真是美味啊!我赶紧给老公分享,他说:“挺好吃啊,怎么做的?”我说:“这是纯玉米面食物,健康食品呢!”他说:“不可能只有玉米面,玉米面没有这么粘。”我细数了各种添加物,然后他认真地说:“那就不能叫纯玉米面了。”我说:“好吃就行了呗!”
又要拍照去办公室炫耀一把了。不过,我心急了一点,从模具里往出取得太早了,有些面粘在了模具上,影响了形象。那些凉了以后才取的,就都变成漂亮的花朵和星星了。看来,不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心急也吃不到漂亮的玉米糕。下次,有了经验,再继续上正面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