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5
《思考快与慢》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通过系统1、系统2进行判断与决策的原理。
详细说明了系统1与系统2的区别,前者是无意识、自动化运作,后者是受控制运作。
系统1的核心,即联想记忆是如何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作出连贯的解释的。
第二部分,更新了对启发法的研究,探索了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
我们思考时,会把多种事情联系起来,将一件事比喻成另一件,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但统计学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这一点系统1做不到。
第三部分,描述了大脑的局限性:我们对自己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但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当我们回顾过去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第四部分的重点是,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在双系统下,对前景理论的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
人们从理性角度出发做出决策的几种方式。
人们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表现出框架效应,即决策的制定往往因为对所回答问题不合逻辑的选择而受到影响。
第五部分是近期研究中关于两个自我的区别性描述,即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两者没有共性。
两种自我间的区别被用来测试人的幸福感,但使经验自我快乐的事不一定会让记忆自我满足。两种自我同时存在的个体要如何去追求幸福,这一问题引起了把居民幸福看做政策目标的个人和社会的众多思考。
最后的章节,按倒叙来探索本书所述的三个区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区别,以及自主的系统1和需费脑力的系统2 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