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作者: 凤展翅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06:55 被阅读0次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古籍《恪遵宪度抄本》: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仅亚于过年。

冬至又名“一阳生”,从这一天就要开始“数九”了。

民间俗语“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以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如果此时保养不好,将会影响整个一年的健康状态。

冬至三候

一候丨蚯蚓结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传说蚯蚓是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的生物,冬至之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就像绳结一样。

二候丨糜角解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丨水泉动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暗暗流动了。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此时一定要守护好自身的阳气。只有冬天阳气藏得好,春天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冬至过后,我们应当怎样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呢?

冬至养生

早卧晚起,补肾固阳

《黄帝内经》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民间从冬至起进“九”,即从冬至算起,九天为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人的作息规律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储蓄。“冬三月,此谓闭藏”。即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收藏住。

多晒后背补阳气

《本草拾遗.火部》中说日光浴可“除湿止寒,辟舒经络。痼冷,以体曝之,则血合而病去”。

古人称晒太阳为负暄,从中医角度来说,晒太阳不失为补阳气的好方法。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妨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使得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身心也会变得格外畅快起来。

适度运动 及时避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较弱,抵抗力也较差,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外出时戴帽子和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被寒邪侵袭。

坚持锻炼也是抵御风寒的秘诀。中医上说,动则生阳,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可以很好地巩固体内的阳气,为抵御风寒之邪增一股生力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汗伤阳。冬季主收敛,所以汗流浃背的运动方式并不可取,应选择一些相对平缓的项目如散步、练太极、慢跑等,既可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又不至于损耗阳气。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坐功:

每日23:00-03:00(子、丑时),静心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各七次,然后吐纳、叩齿、吞津。

功效:

对于治疗手足经络寒湿、臀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难、颈肿、咳嗽、腰冷等有明显的效果。此动作按膝可固肾气,上下起按鼓荡真气,利于阳气生发,冬至练习最佳。

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如果你家中有这样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3、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4、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饮食增苦少咸,养肾防寒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至饮食应遵循“养肾防寒”原则,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宜。

饮食宜“增苦少咸”,少食用咸味食品。冬至左右,阳气初生,这时吃得太咸,会损伤肾。咸味食物多性寒,最易损阳,而人体阳气根本在肾,肾阳被伤,体内的各个系统就出现问题。

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宜常食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荞麦、黑豆、黑芝麻、黑木耳、海藻、海带、紫菜、海参,性味平和、补而不腻、食而不燥,食之可益肾强肾。

冬至后多食根性食物,如萝卜、红薯、土豆、山药,根性食物得地气而有生发之气,食之能兼助升发。

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过食,防止上火。

冬至节气,大家不妨喝碗羊肉当归汤来暖一暖。

关于羊肉当归汤

羊肉当归汤,中药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具有养血散寒,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若中风乏气力。

羊肉当归汤

用料:

羊肉、当归、生姜

做法:

羊肉先放开水中焯水,清洗干净后备用。在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放进红枣和姜片,之后放入羊肉和当归片,大火烧开,捞去浮沫,转小火再慢炖2.5小时就可以了。食用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三九天,护好身体4个部位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远离疾病,尤其要护好以下4个关键部位。

  脚

  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一旦受寒,可能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患上感冒等多种疾病。

  出门穿上厚鞋袜;每晚用热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颈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出门围一条适合的围巾,即可避免颈部着凉。

  膝

  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受凉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引发关节炎。

  冬季要注意适度运动,保持膝关节温度,不轻易露出膝关节。

  腹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生殖健康伤害很大。

  冬季穿个护肚子的小背心,晚上睡觉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相关文章

  • 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古籍《恪遵宪度抄本》:阴极之至,阳...

  • 冬至了,艾灸调理走起~

    「冬至一阳生」 小心呵护身体中待生发的阳气。让它生长壮大起来。 冬至艾灸,顺应天时补阳气 「万病皆损于阳气」,...

  • 羊羊的遇难日

    梦蝶讲述 每年的冬至,大家都会说冬至一阳生,要补阳气,冬至要羊肉来补补啦。羊听到好伤心啊!每年一到冬至的日子,羊就...

  • 2018-12-21

    「冬至一阳生」 到了冬至这一天,阴寒盛极,一阳初生。冬至后,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种自然界阳气初生的作...

  • 冬至:九九消寒一阳复;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周易茶馆聊冬至—— 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开始慢慢回升;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

  • 2018-12-23

    冬至一阳生,艾灸顺天时。 冬至已过,我们算是正式进入三九天了,这个时期正处于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状态,人体的阳气也...

  • 『三阳开泰 ·三伏敷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天是补阳的最佳时机。你想啊,三伏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之际,也是...

  • 保健按摩师学习内容(一)

    补阳气(吃老母鸡) 阳气一足 百病不生 百毒不侵 百寒不入 百邪不至 补阳气的原理 天之阳一一太阳; 地之阳一...

  • “夏至一阴生”,这个时候如何养生?

    二至”就是冬至、夏至,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冬至起阳能从地心向上走,阳气开始了,为地雷复卦。夏至那一天起,阴气慢...

  • 夏养阳就吃羊

    一、 “夏至一阴生”《黄帝内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说在冬至这一天阴气达到极点时,阳气就会到来,叫一阳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一阳生:补阳气最佳时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on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