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到办公室,周老师就跟我说起了昨天晚上课后延时,我们班的两个男生在教室里打闹的情况。
我把学生找到办公室再次了解事情的始末,因为不是第一次出现问题,并且之前已经承诺会改正,否则回家反思。这次只能言出必行,联系了家长告知情况,暂停延时。
其中阳的家长有时间能到学校来,于是见到了自开学来多次电话、微信沟通的阳的家长。
家长说孩子小学就已经问题频出,在家也批评教育,也多次结合老师,可是有时候上午说完下午就又犯了,家长也苦恼,觉得没有好的办法了。
我说了我了解到的:孩子觉得犯错后父母才真正关注他;这个孩子对问题的认知和态度需要调整,他是必须得自己舒服了才行(爸爸说确实这样,他在家也说自己得顺气了才行。爸爸也说他很是自我)。
我给了两个建议:一、不要用我们找老师了解了情况和我们批评嘱咐他了可是他不听,这样的说法来安慰自己。帮助孩子要的不是有能开脱自己的做法就能安心的,而是要有效果。孩子的问题不能一次两次就解决好,毕竟他的很多不良习惯行为都是常年累月形成了的,但是要帮孩子分析比较这次再犯比以前有改进吗?如果有,可以减轻惩戒的程度。二、关注孩子对问题的认知,还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与人沟通和解决问题。当孩子能够控制情绪找到理智脑,当孩子能够处理问题尝到成就感,相信他就会越来越好了。
批评惩戒不是为了罚孩子,更不是为了成年人出气,而是为了帮孩子认识结果,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问题。
真正弄清批评惩戒的目的,才能让批评惩戒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