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那种既聪明又努力的人,小学时由于任务都比较简单,像我这种只靠小聪明但并不怎么努力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能勉强和她那样的差不多。但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我们的差别:周末的作业我永远是拖到周日晚上才做,而她往往周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周末的作业做完。我们升入了同一所初中。初中里我还是很贪玩,但初三时不得不收心学习,成绩才有点起色,不过也只是班里10名左右。她和我不同班,但初中时我们还常常联络,我也知道她应该是靠着一如既往的努力,成绩从很好,三年后,变成了最好。中考时,她是我们学校的状元。初中毕业,我们升入了两所不同的但都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她是完全凭借实力,而我又靠着运气。高中里,我也不敢松懈了,但是由于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青春期又有很多事情分心,我高一高二学习不得要领,成绩一般,高三下期时才渐渐开窍,成绩慢慢有了起色,高考正常发挥进入了一个符合自己水平的还不错的大学。而她,听说一进入高中就成为了出名学神,高考时发挥失常,不得不去了上交收分较低的专业。回看我们的发展路径,果然是优秀的人即使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表现,但量变最终可以促成质变,当我反应过来时,她已经在我前方离我很遥远了。
讲这个故事其实是为了安慰自己,因为感觉自己比其他同学学的更用功,也理解的更透彻,但第一次考试中因为没有仔细看去年的试题,有几道原题都答错了。而不怎么用功的同学,却凭借原题取得了高分。感觉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因为这一点小事想不开,十分狭隘。所以想要教训一下自己。
第一,认真学习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与别人认不认真无关。第二,成绩的事情本来就有很多因素影响,运气自然占其中之一,努力和运气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有运气好的时候,别人也有。第三,学会借力也很重要,既然有资料就要用,不要让自己后悔,要把握一切可以把握的机会。第四,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成绩只要不偏差太多,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就可以。比如说,我可以接受自己数学成绩85分就足够的话,只要第二次考试91分以上,我就果断放弃第三次考试,留更多时间给其他专业课。
先这样吧。。。继续复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