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如友

作者: 东方踏痕Q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16:16 被阅读14次

好书如友

俗话说:“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追求精神物质共同富裕是现实读书人的必然选择。不管我们做什么工作,生活在哪里?如书中所说:"读书是生活的一种真心投入,是精神的一种畅达飞扬"。

多读书,用活书,怎能不给读书人带来可观的收入和丰厚的收益呢?这样的书中风景又怎么不对人充满诱惑呢?

1,做个爱读书的人。

书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有着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寻看这幅景色,时时会唤起新视觉,她那亮丽诱人的独特意境,无论对人的修身、修心都是极为有益的。

《幽默的叫卖声》,住在街道,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在这许多叫卖声中,发现了一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每日下午五六点钟,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的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我觉得很有意思:“说真的;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卖臭豆腐干呢,居然不欺骗大众,"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言行一致,名副其实,就如读书修心一般。如此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

"臭豆腐干"这呼声,就等同于读书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2,用兴趣指引阅读。

有朋友,即使奔忙在都市,依然孤独,他需要的不是人的数量,显然人越多她越孤独,人多了就会淹没了他,在情场上轰轰烈烈地驰骋了一阵,终于累了,最后收拾心情,终日与书本为伍。

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那将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事情,对方喜则自己心花怒放,对方怒则自己心惊胆战,对方的一笑一颦完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起落,这又何苦呢?面对书本,完全没有这种麻烦。

鲁迅在散文集《野草》中表达的人性的复杂,人性的黑暗,几乎让人室息,好玩与绝望,正是构成鲁迅最本质的生命特质。

鲁迅深厚的品质,正直,刚烈,近于妇人之仁的同情心。他曾经一再欣然上当,许多聪明的正人君子,因为他上这些当而贬损他。可是鲁迅都能跳脱,都能随即看破而道破,这就是鲁迅为什么至今远远高于他的"五四″同志们?为什么至今没有人能够掩盖他,超越他?

鲁迅的好玩,也直接表现在他的幽默与不动声色的讲笑话的本事上。

好玩,表面上是人的幽默,有趣,文章的可读,机智,但更高层面的理解,好玩,应是肯定性格和文学的张力,是张力与活力的复合词,即形象地说明鲁迅的丰富性,与多种可能性,你凭自己的理解认为他会这样。结果她偏偏没这样,而冲刺到反向的远方。他的不确定,不是浮萍,而是有其深厚的依据,那就是他的独立精神,他不是为花架子而玩,不是为他人而玩,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相信什么?怀疑什么?

我们看鲁迅的文章,更多的体味到它的深刻与犀利,而忘了他的好玩。

将好玩与绝望结合起来,观照鲁迅,我们看到的是复杂,但可以理解的鲁迅。

我们走过去对鲁迅的认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过多,把它僵化了,一些人口出恶语,贬损鲁迅,要么出于别有用心,要么是以批判鲁迅,达到消解胸中块垒的目的。

与鲁迅同时代的人,很少见过他出入过哪个大官饭桌,充任哪个显贵的幕僚。那些骂鲁迅的,更多的把骂当成职业训练生存的手段,他们知道,污蔑或贬斥鲁迅就是点击率和发行亮就是腰包鼓鼓。

好玩的鲁迅,他们看不到。

3,提高阅读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把阅读当成消遣,那随便看看就行,如果你想通过它实现自我提升,那孙敬和苏秦的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这种方法就不可取。读书是一门技术活儿,得适当采用一些策略。

001,我们需要的不是细节,而是重点。

读书主要看他传达什么目的,什么观点?细节的作用都是对观点的阐释,我们的目的是找出要点。

001,浏览:

拿到一本书,先予言,目录,对他有个大体的了解,有个轮廓的把握。

002,提问:

书中章节的标题以及章节下面的小标题,边读边提问,清楚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预设答案,与作者对比,思想碰撞,深入思考。

003,阅读:

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脑到、手到。

004,复对:

俗话说:“过电影"回忆书中的内容。

005,复习;

巩固已有的知识,常温常新。

002,把互相关联的句子加以组织,以便了解作者的论点。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找出重点,把它们串起来,把不同章节间相关联的逻辑顺序看一遍,要保证获取的内容是有价值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三层境界道出了读书取"料"的真谛。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取料,不在于作者提供了什么东西,而在于作者提供东西背后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好书如友

    好书如友 俗话说:“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追求精神物质共同富裕是现实读书人的必然选择。不...

  • 好书如友

    著名的文学家歌德说过:“阅读了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友人谈话。”的确如此,阅读并非我们意识中那么枯燥,乏...

  • 好书如友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睿智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人要乐观,焦虑和担心只会让你越来越糟糕。 正所谓悲观者永远...

  • 好书共读05 ||《基督山伯爵》

    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晴 之前推出几期好书共读后,感恩简友的鼓励支持,有友友建议推点中文的好书,有友...

  • 如友

    清早起来打开窗,入眼的是一株庄稼,这该是怎样的福分? 墙外便是庄田。晚上我睡着的时候,它们在外守候。它们听着我的呼...

  • 好书荐读‖古诗词爱好者,借你一根坚实的拐杖

    ————*好书推荐*好书推荐*好书推荐*———— 亲爱的全国书友们,你们好! 古典诗词,你在读吗?在写吗?一本好书...

  • 好书如挚友

    喜欢和老友聚会时的吵吵闹闹,也愿意手捧一本书独自一人享受一下午的阳光...

  • 好书如挚友

    在一次县妇联组织的培训会议上,我认识了范红霞。她的散文集《谁是等你的那面墙》刚刚出版,我没好意思直接说要一...

  • 好书如好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好书如好色 红蔚 我曾有三大嗜好。一是好吃,二是好色,三是好书。然而,现在,我已经开始...

  • 好书如良药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实际上,好书不止可以医愚,这味心灵良药还可净其内、清其心、益其智、促其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书如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ua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