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共晴雨
今天所有的平台都被刷爆,一个名字不断重复——杨绛。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她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也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很遗憾,我之前读她的作品很少,几乎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只是在做编辑的时候,策划过一套名著系列,其中选了《我们仨》这本书。我对她的一些了解,仅仅来自于这本书。
今天各媒体和出版公司,争先恐后公布她的死讯,做的却是图书宣传工作。
我感到深深的可悲。
是对生命的悲哀。
对于一个已经离开的人,她的版权和版税,都不需要了,都属于世界了。如果再具体点说,她没有说明的话,所有收益都是出版单位的。难道一个人的离开,都不能用她曾经的贡献,换一场认真的道别吗?
我见过有人去世,遗体还没冷却,子女就在分遗产,甚至有了冲突。只是,那是在农村,人们的知识和意识只到那里。如果一个文化工作者,也能如此,那这个世界情何以堪?
从爷爷奶奶去世后,我就渐渐意识到,让人最悲痛的,不是死亡和离开本身,而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找不到他了。有时候我会猛然有一刻钟想不明白,他本来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为什么突然就没有了,而且是永远没有了。
他离开了世界,世界失去了他。
也许是我所处的圈子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在看书,都在聊书。所有的网址和媒体,都设有专门的栏目和版面,去讲关于书的内容。可是,运营者和负责任,是否真的喜欢读书,还是只是把文化商业化?
我们仔细看看就知道。
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文化产业大爆炸,信息膨胀到令人绝望。读书成为一种风尚,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工具,成为人人津津乐道,却极少有人真的懂得的话题。
今天网上关于她的文章,我都看了,除了专业写人物的杂志公众号以外,大部分都空洞不堪,只是堆砌和累叠她的一些履历。如果不真的了解,不那么懂她,何必耗费笔墨,硬生生将自己置身于热点话题的洪流?
没有意义的。
一直想学中文,因为条件不够,因为机遇不够,我始终在它附近绕。学新闻,做编辑,写评论,搞采访,好不容易靠近文学,还是电影文学。平时也坚持读一些文学作品,但都不成体系,而且几乎都是西方作品。
她是才女,也是传奇,我今天才知道她就在熟悉的北京,我几乎每次都从她身边路过。
我向来后知后觉,就像对木心先生,在他逝世后的第四年,我才认识他,才读他的作品,才感觉他惊为天人,才为他的离开感到遗憾和伤怀。这种遗憾和悲伤,不只是后知后觉的情感,更多的是我和他有将近22年的时间,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
而于杨绛先生,我更遗憾,未曾感知和在意;26年多的时间,她就在我身边,而现在,我看着她离去,却不能写出只言片语。
想起爷爷奶奶去世,因为一些原因,我没能看他们最后一眼,更没有紧握着他们的手,看着他们离开——是绝望,是恐惧,还是安然。
那时候我只能哭,一直哭,因为我不知道除了哭,我还能做什么。我气愤,我不甘,可是还能怎么样呢?似乎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白,人有时候是很无力的,有些路是不归的。
那种感觉久久不散,到现在想起,依然感觉心颤。
很多个夜晚,我梦到他们走远,我在后面使劲追赶,直到一切都烟消云散。望着四处慢慢泛白,我知道世界从此不会再有他们的出现,只剩下满腹遗憾和怀念——
就像现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