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跃迁》这本书时里面有关于如何看书的方法,当时就对这一节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就是从从头开始读书的,我之前也在其他关于如何阅读的书上看见过这类的介绍,可为什么只有《跃迁》这本书让我发生了变化,因为讲清了为什么我平时那样的做法不好,答案就是认知效率不高。
因此我再回过头读这本书的时候,想了下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的就是如何提升学习效率,不想再做一个低水平的勤奋者。选出了第三章联机学习作为我重点阅读学习的内容,当然其他的也很重要,只是这一部分内容更重要一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迷失于信息的森林,感觉也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因此很焦虑,古典老师从学什么到如何学展现出普通人与高手的区别。
一、学什么——找对方向
本书将信息分为一二三四手信息,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知识的浓度和质量极高,比如行业论文。二手信息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比如《刻意练习》这本书是作者埃里克森对自己理念的解释。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比如一些公众号的鸡汤文。
我们要学的是一手信息或者二手信息,克服大脑的懒惰机制,觉得学习总是对,这种认知也是我从小被灌输的,因为觉得我只要学习成绩就能提升上去,有类似想法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如果效率低下的在那学习,长期以来没有什么进步,往往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认为我不是学习的料,就放弃了进一步的学习。尤其是小学时就有类似认知的同学感觉很可惜,而我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一路走了下来能够不断去改变提升自己。
二、如何学——走出迷雾森林
了解到我们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去做呢?从遇到的问题出发,而在工作生活中我又是一个不善于提问的人,只是被动的遇到什么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这也就是自己进步缓慢的原因。又或者遇到了问题不是轻易将问题放过,不是解决了问题就完了,而是多去思考怎样避免类似的事情出现,还有没有类似隐藏的问题。
从问题中学习,那如何复用我们的知识?我有时候会恍惚,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时间长又觉得自己没学什么,等到别人说起的时候有似曾相识。我很困惑也尝试去做些什么,比如将学到的东西总结一下,但是感觉效果也不是很好。看到书中的知识晶体的概念才明白过来,自己只是单纯的总结在某些场景的应用,而没有进一步把知识抽象出来形成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是什么?是我们提取知识的密码,知道密码就能够从我们大脑中将知识调取出来。比如我们想起SMART法则就能想起如何制定目标。那怎样萃取知识晶体呢?
有四种的常见的知识结构供我们了解学习应用:分别是关联、树状、序列、数据。
树状结构使我们最熟悉也最常见的结构了,书的目录就是树状结构,还有我们经常见到思维导图,把知识梳理成树状结构有时会清晰很多,关于知识结构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啦。
三、更高级学习方法——俯视森林
更高级的学习方法就是联机学习,联机学习就是你学到15分去教5分的人,有时从中还能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有自己基本的看法后抛出去,跟一群人联机,这样你就能收获更多,然后不断学习——思考整合——分享——联机,会进步的很快。联机学习我也在探索学习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期待你们更好的见解,一起交流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