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命门 ,一名属累 ,在第十四椎节下间, 督脉气所发,伏而取之。
【文献摘要】
《 针灸甲乙经 》: 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疭(《 备急千金要方 》作头痛),寒热,汗不出,恶寒,里急,腰腹相引痛, 命门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瘛疚,里急,腰腹相引痛。
《 针灸大成 》: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汗不出,寒热痃疟,腰脊相引,骨蒸,五脏热,小儿发痫,张口摇头,身反折角弓。
《 类经 图翼》:一云平脐、用线牵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绝子。
【穴名解】
命即生命,门即门户,肾为生命之源,穴在两肾之间,相当于肾气出入之门户,故名命门。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说文》:“命,使也。”在此为生之极。门,为出入之处,指其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人身命门之处不一。以及此则以《难经·第三十六难》,谓两肾之间为五脏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处,称为命门。《黄庭中景经》李注:“命门,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气出入,神之所居,当脐后是也。”
命门为道教名词,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体中心,范围包括神阙、关元、气海、命门等重要穴位。
《玉历经》说: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气之元,在脐下三寸。
《道·黄庭篇》认为命门为性命之门,在脐下一寸三分,为下丹田。道教丹书多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呼吸之门、五脏六腑之本、人初生结胎之所,故称为命门。
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肾俞,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足少阴之经,故本穴又为本经横通肾脏之门户。
【穴位解剖】
命门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穴位解剖-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
【穴位解剖-神经血管】
浅层有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腰神经后支和腰动脉分布。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
【功能功效】
命门穴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命门穴有培元补肾,强健腰脊作用。
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两肾之间,有“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之说,故有补肾壮阳之效,主治各种肾虚所致妇科及男性病。
肾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脉贯行于脊中,故命门穴可治疗二阴病、腰腿病和水肿 。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因而命门穴可治疗神志病。
督脉为“阳脉之海”,六阳经均交会于督脉,因而命门穴具有通调阳气、宣散解表的作用。
命门穴用灸法善治虚寒性疾病。
命门穴为培元补肾、固精壮阳、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强,腰痛 , 阳痿 ,遗精, 月经不调 , 泄泻 ,完谷不化,带下。
问足少阴经行下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早年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先通大肠俞,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阳经而入,因足少阴经自涌泉上行至阴谷穴处,横交委中,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经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出肾俞穴处与少阴经分道径自上行。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处独行入内,属肾络膀胱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