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什么吃?每一次进食都是一次选择。因为看到食物而吃。即使刚刚吃饱,看到或闻到美食还是会让我们感到饥饿。就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即使刚吃完大餐,看到饼干、蛋糕及其他零食还会勾起食欲。
其次是记忆,你会这么喜欢巧克力饼干,与母亲所做的手工饼干有关系。你会追寻埋藏在脑海里的记忆。
还与社交压力有关,有时候我们吃东西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跟朋友逛街,有人提议吃冰激凌,你又不好拒绝。
说服自己吃东西,我们会利用自己可能不自觉的想法合理化进食,在面对压力、悲伤、焦虑、无聊状态下,把食物当成一种自我安抚的工具。
02平衡饮食。平衡饮食者面对压力时,拥有各种不同的应对方法,食物只是其中一个方式。可能为了抚慰伤痛吃冰激淋,但是不会利用罪恶感破坏抚慰效果,也会散步、上网,或做其他事情,不会继续吃东西。
失衡者总是在过度节制和过度放纵之间来回摆荡,失衡者面对低落情绪时、生气时,会选择食物,并且会吃过量,感到过饱、腹胀、罪恶感,
节制性饮食心态,减少了对于饮食、社交甚至生活的享受,因为太多“不可以”的食物,节制性饮食者面对朋友聚餐是很有挑战性的。把食物分成“可以吃”及不可以吃,导致不必要的而痛苦及挣扎,节制性饮食充满自我批判,遵守节制时,情绪正面,反之则会负面。
盲目性饮食,就是想象自己在电影院点了一桶爆米花会发生什么事。你的手会持续地来回于桶子和你的嘴巴之间,而大部分是你无所意识的,不会留意爆米花的味道,你只是在吃而已。
饥饿感是天然的。盲目者很难分辨生理饥饿和其他相似的感觉;饮食节制着长期忽视饥饿感。因为想吃而吃是完全正常且健康的,即使偶尔因为情绪反应而进食也是正常。
03怎么吃?与其用好食物和坏食物的观点判断,不如考虑使用一个较多或较少的方式。多吃一些对健康有好处的食物,少吃一些没有好吃的食物,寻找一个平衡点。和食物形成健康关系,不代表在你的清单上剔除某些食物,也不代表永远不吃某些食物,只是掌握好自己饥饿和饱腹的感觉,达到生理饥饿和食物渴求的平衡,充分感受食物带来的真正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