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在看《成功心理学》,与自己之前接触过的学问互相印证,非常的有趣。
在《成功心理学》中提出的成功的七大要素,其中有一个叫做自尊,另一个叫做自我激励。
在我看来,自尊和自我激励的内容,都深切的深入到了一个人通往健康心灵道路上最关键的地方。
首先,他要向着自尊,自爱,自信等品质不断的努力,如此才会有不内耗的幸福。
然而事实是,大部分人都是内耗的。
贰
内耗来源于错误的自我引导。
大部分人在经历挫折和困难之后,会进行错误的归因,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批评和厌恶自己。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内耗,也是很多人给自己打上的标签——自卑。
很多人在尝试做某事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又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给自己贴上标签。
我是个内向的人(所以我有了不说话的借口)。
我不适合学英语(所以我英语成绩不好理所应当)。
我有点儿小钱就心满意足了(所以我不用承担风险去赚大钱,赔了怎么办?)。
更多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在意识层面是意识不到的。
两股力量的争斗和内耗,在人意识之海的深处。
当夜晚来临,涨潮了,潜意识覆盖了更多的沙滩。
而当退潮之后,沙滩上多出了很多名为“梦”的贝壳。
我是一个解梦师,我的任务就是把潜意识的大海留在贝壳中的秘密破解出来。
叁
梦境中留下的信息,不仅有内在激烈的冲突,还有意识之海深处的宝藏。
很久之前,有一个小孩子,身体瘦小,经常被欺负。
他痛恨自己的弱小,于是意识之海诞生了一个精灵来催促他成长。
在精灵的魔法下,他搞得自己总是很忙很忙。
他的内耗,一方面在承认自己很弱小,一方面又在痛恨自己的弱小。
他的宝藏,在于有个不断帮助他前行的精灵。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切切实实发挥着作用。
真正的能量是无需激励的,每一个明心见性的人都会自然而然使用那生来就有的力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种勤擦拭的境界,可以更好的说明不断激励自己的人吧。
时时刻刻提防着自己没有能量了,该激励了,是否太累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每个人本来就充满着无穷的力量,以前我认为这句话是瞎扯淡,现在我感觉挺对的。
当你真正可以触及到自己的内心的时候,就仿佛触探到了干涸水井的最底层。
忽然的,源源不断的泉水从井底冒出来,填满了原本干涸的水井。
梦会启示你,你的井底在哪里?
肆
有人可能会觉得,梦境光怪陆离和现实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
一个人的自信,并不是凭空来的或者凭空去的。
自信的组成有两个部分:第一,你有足够的能力;第二,你的能力使用后得到了认可。
如此,这份认可就会转化成一种能量,灌注到你的意识之海。
而梦境,就是多种不同的能量,在大海中翻腾起来的浪花。
血液,僵尸,断肢残腿,尸山血海。
小鸟,花朵,自由飞翔,蓝天白云。
梦境中不同的体现并非无的放矢,在这一朵朵的浪花中,映射着你意识之海深处的一切。
王婆说:哔哔哔,你哔哔哔哔,我去哔哔哔哔哔,我哔。
你看看,你在看到上面那段话的时候,自己填补了什么东西呢?
这大概就是脑洞吧。
梦境反映了我们自身的价值和思考倾向等等,然而梦境本身对于意识之海的调整是有限的。
更多的在于你对梦境的认识,以及你在现实中做了些什么。
所有人都可以在解梦师的引导下,更好的了解潜意识传递的密码。
以此来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最终都可以接触到井底,让干涸的水井自然充满。
无需费时费力的每日挑水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