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A股30年牛熊回忆录:韭菜收割机四次进场 散户四次末日狂欢

中国A股30年牛熊回忆录:韭菜收割机四次进场 散户四次末日狂欢

作者: 疯牛直播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15:02 被阅读9次

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然再次发生。

——杰西·利弗摩尔

股市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而对于自认为能玩转这个游戏的人来说,他们总是乐此不疲。

1

股市的疯狂显示出了人性的疯狂,尤其是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重。

从沪指诞生到现在,中国A股一直以来被贴着“熊长牛短”的标签,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只有4次,其余时间则长期处于熊市或震荡市。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而最近的一轮牛熊,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在2013年尾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改革意味着进步,这一大环境对股市来说,毫无疑问是利好,再加上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期的全面推出,我们送走了长达7年的熊市,迎来了久违的牛市。

牛市的启动在2014年7月,而到了201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一口气拿下3800点;同年4月份,股市便已热火朝天,短短5个交易日,就把4000点踩在了脚下,而且牛市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就连当时大学里的学生也开始讨论起股票来,甚至开始开户炒股。2015年新增的股民人数,是2011年到2014年,三年总和的2倍。

直到2015年6月15日,沪指达到了5178点,从牛市启动到当时,上证涨幅已高达180%,市场上大多数机构也还在高喊6000点甚至8000点,仿佛顶点还很遥远。

然而,危机已悄然而至。

监管层对场外配资的清理、场内融资和分级基金去杠杆形成的连锁效应,终于酿成一场灾难:股市出现了连续千股跌停的极端行情,股民开始感到了巨大的恐慌,但“恐慌”并没有让监管部门就此停下去杠杆的步伐,于是股票市场就这样一步步地走到了悬崖的边缘。部分高杠杆入市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家破人亡”成了当时新闻的热词。

尽管之后“国家队”高调救市,但市场依旧止不住地往下跌,同时市场上开始充斥着境外势力“做空中国”的观点。一家叫“司度”的贸易公司,在深交所的账户被限制;两个玩高频交易的俄罗斯人,也被抓了。但查到最后,我们才发现,救市主力的内部,竟然也出了问题:中信证券高层被调查、“宁波敢死队”徐翔被带走……

我们以极其高昂的代价,给全民上了一次普及课,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就熟悉了许多闻所未闻的金融名词:配资、P2P、赎回、强平、对冲、套保、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ETF、止损、质押……

2015年的股市,让我们看到行政之手不断出现,跨市场的“监管分治”导致“监管对冲”,带给市场矛盾的预期,又在各种现代金融工具“监管套利”的作用下,放大了人性的贪婪与疯狂。

2

中国股市真正的历史,算下来不足30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音响抓住这一次机会,“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一切便顺理成章地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这样,“小飞乐”承担起了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但中国股市真正的开端,则要从证券交易所成立开始说起。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上证综合指数也随之发布,俗称“沪指”,并以当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就这样中国A股应运而生,同时也拉开了全民炒股的序幕。

新事物开始总会野蛮生长,中国股市自然迎来了开门红,尽管当时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但不安分的准投资者们已经看准了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门口排队等待开立账户。

当时市场仅有8只股票,号称“老八股”,于是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沪指一路大幅上扬,第一次大牛市诞生:从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沪指的波动为95.79点~1429.01点,涨幅高达1391.8%;特别是19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制度,将牛市推向顶峰,沪指当日暴涨105%,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

就这样,中国股市第一次上演了“致富”奇迹,必须得服!人称“杨百万”的“中国第一股民”杨怀定便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华丽的人生逆转,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仓库保管员,变成股市的超级大户,见证了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民群体的成长历程,1998年还被央视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当然,钱财如流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仅几天之后,市场便开始暴跌,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暴跌如今是不敢想象的,但是那时候的投资者还是闷声接受了,可见股市和心态之间的关系(然而无论是大涨还是大跌,生活都在继续,第一次熊市后股民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老股民还会偶尔在喝茶时相互调侃:“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在交易所刚成立的几年内,股市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富豪,同时也葬送了很多大佬,尤其是像“杨百万”这种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逆袭成了超级大户,而管金生这类教父级的证券大佬却进了班房的故事除了那几年,还一直轮番上演到如今。

3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而股市总是能提前反映出来。

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作为利好消息,所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境外热钱也大量涌入,资金全面进入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同时外围股市也都在大涨,为国内股市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诸多利好支撑着股市一路向阳,于是,全民炒股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2年时间内,沪指从998点开始逐渐增长到6124点,创出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涨幅超过10倍的股票也不胜枚举,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总的来说,这一次牛市是靠基本面支撑着整个行情:股权分制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全球经济繁荣拉动中国大规模出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QFII(人民币升值加速海外热钱流入)等。

利好消息总能推股市一把,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说股市的内功还没修炼到位,需要外部刺激一下,才能促进整个血液循环。这让笔者想起了小学老师教学生写字的情形,“提示一下,才会写下一个笔划”,股市亦如此,且多年如此。

尽管这轮大牛市创造了股市的最高点,并且带股市走进了新的时代,但之后的暴跌和长时间的熊市却更加壮烈。

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爆全球金融市场,全球的资本市场都因此遭受猛烈冲击,这大概是多数股民终生难忘、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暴跌从2007年10月份开始持续到2008年的10月份,从6124点跌到1664点,多少精明、谨慎的投资人被卷入这场劫难,经历了整整一年的下跌,濒临破产,可谓是血流成河,市场再度进入恐慌时代。

连续的暴跌,大量投资者被套,大量割肉,投资股市毫无利益且风险巨大!空头行情配合国际油价高涨和外围市场利空等压力,A股市场深深地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而大小非解禁问题更加严重,未来两年的漫长空头市场,令人不敢想象!

由于市场缺乏类似于股指期货中的风险规避工具,导致市场巨额利润化为乌有,疯狂的行情很快地被死寂取代,前景似乎一片暗淡。35万亿的市值一年之间只剩不到10万亿,25万亿市值蒸发得无影无踪,成为未来经济的致命伤!

中石油的破发提前预示了危机,再加上货币紧缩政策的出台,间接冻结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而流动性不足就是股票下跌的先决条件。流通货币急剧减少,泡沫终被刺破,市场成交量连续萎缩,指数连续跌破整数点关口,在没有承接盘的情况之下,交易所系统性风险被自动放大,市场开始跌跌不休!

尽管本轮大牛市开启了全民炒股的大时代,但大部分股民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交出了昂贵的学费,本轮牛熊也给中国股民狠狠地上了一课:“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按照经济学来看,中国股市绝对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没有之一。美国股市是市场化的结果,属于经济学的自然产生范围;但是中国的股市是在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产生的,至今大程度受政府干预。

虽然IPO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股市波动,但中国在控制IPO以稳定其羽翼未丰的股票市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暂停IPO,只因中国的IPO价格往往被大大低估,因此“打新股”犹如购买彩票,对股民吸引力极大。根据一项研究,中国的IPO首日回报率平均为137%(早些时候中国的IPO价格更是被平均低估了250%),相比之下,美国的IPO首日回报率为约17%,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为30%左右。

大量的投机行为是中国股市最明显的特征,这一种“盛况”跟投资者的金融知识和金融受教育程度有关,培养出正确的投资观念和良好的市场氛围势在必行,其受政策影响程度高(79%的上市公司为公有制公司),说明股市的内循环还不够健康,总是需要“政策”这只鞭子抽一下。

长期看来,中国股市仍然是熊长牛短的情况,如果想跟美国一样创造长达35年的长牛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走,或许现在还只是初期阶段。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阵阵的剧痛和兴奋。

它就像一个江湖,有厮杀也有侠义,有许多人选择退出江湖,也有许多人也成为了大侠,不管你有多恨它,抑或你有多爱它,存在即合理,去留一念之间,全凭修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A股30年牛熊回忆录:韭菜收割机四次进场 散户四次末日狂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io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