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名,始自清末。与欧美学术(“新学”、“西学”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中学”、“旧学”或“国学”。———写在前面
我,作为80后。说实话我的小学、初中乃至大学在学校中是从未知道国学之名的。
直至工作的第一年,08年的9月,让我有幸接触到儒家文化——建水文庙。让我跳开书本的去慢慢认识孔子:他对学习的态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不得志之后的精神,等等。让我对之前的自以为很好学的我一番自嘲。正如子贡说的那番话中的句子:“……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工作的每一天我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很多他们的样子都忘记了言行却还记得一些。很多人受到环境的影响会不自觉的在我的影响下言行举止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那些带着孩子的父母,动情之处和我就是一番探讨,直到我提点或看看时间才得以终止。最怕的是有的人甚至拉着我让我给个电话或微信,说辞是有需要的时候让我多跟孩子聊聊,或者相互学习。相比之下我是更喜欢50岁左右的学者的,知识的沉淀、精简的语言、会意的微笑,以及不同看法的阐述。
所以我想说对于我何尝不是向你们学习,精神文化就贵在此处吧。
08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转折,公考失利后让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慢慢成长起来。许老师可以说是我对学习国学文化的启蒙老师。因为本身自己专业有学过教育,所以在对待孩子们的时候是不困难的。许老师从第一堂课讲什么是国学,慢慢的引导我进入学习、到后来的自主学习,再到现在的可以从很多人身上学习、从工作中学习、从家庭里回想之前爷爷、父母对我们的教导去向他们学习,以至于不管在何地都可以学习,就像简书里的几位前辈的作品都是我每次打开必读而且读后不困惑的感觉一样。
还记得几年前一些人人在室外对我给小朋友上课行礼时投来的异样的眼光,甚至于觉得有病。谁又想今天可以让这么多人接受。
人生路漫漫,这也是算是我的成长吧。
我在学国学,我在学走路 我在学国学,我在学走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