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门君
图 / 网络
1.
前两天有个叫做小婕的读者给我后台留言:“西门君,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我当然果断选了好消息啊。
“我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
“恭喜恭喜,那坏消息呢?”
“我爸妈离婚了。”
“啊?!”
后来一问才知道,小婕的父母其实一年前感情就亮红灯了,但为了不打扰她,两个人双双选择了隐瞒了真相。
等到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俩长舒了一口气,麻利地开始办起了离婚手续。
接下来,你以为会上演“夫妻离婚,孩子哭着以命反对”的狗血剧情?
那你要失望了。
小婕一没哭二没闹,而是在努力劝说父母重归于好失败后,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是的,她其实一早就知道了——成年人的感情裂痕,再怎么隐藏也只是欲盖弥彰。
等于说,小婕的父母假装婚姻和睦,而小婕假装不知道他们在演戏。
在一个屋檐下,三个人就这么上演了整整一年的“无间道”。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第一个反应是遗憾,第二个反应是震撼。
遗憾的是好端端的一家人,说破碎就破碎了。震撼的,是他们三个人为了所谓“瓦全”而付出的隐忍。
尤其是小婕,顶着那么大的家庭压力,居然还能稳下心迎战高考,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除了唏嘘,我更多的还是心疼。
2.
当然,对于小婕父母的行为,我多少是可以理解的。
“等孩子高考完再离婚”,“等孩子成年了再离婚”。多少有着类似观念的夫妻,默念着“为了不影响孩子成长”的心理安慰,艰难着维系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某个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直言不讳说:“每年高考分数发布后,就会有一大批中年夫妻排着队来离婚。我已经习惯了。”
很多中国父母的想法基本都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深知——自己苦苦经营的婚姻,早已变了味。它不过成为了庇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避风港,仅此而已。
婚姻是爱情是坟墓,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有些夫妻,可能从孩子出生仪式没多久,感情就已经名存实亡,但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彼此折磨了十几年。
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没有爱的环境里成长已经够不幸了,何况那些活在“伪幸福”的家庭的孩子呢?
用虚假的表演勾勒出的温馨,不过是泡沫般的幻影罢了,一戳就会破。等到那时候,期望有多大,失望就会有多大。
那些轻描淡写离婚的夫妻,从来就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在无数个日夜里累积起来的蓄谋已久。
去年,“咪蒙离婚”在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虽然我本人并不怎么喜欢咪蒙,但是她对孩子表现出的真诚和坦荡让我十分欣赏。她坦白告诉9岁的儿子:“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变了,但对你的爱一点也没有变。不用害怕,我们会一直守护你”。
懂事的儿子是这样回应的:“妈妈,我有点难过,但我能理解。就像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曾经特别喜欢一个女生。但从某天开始,莫名其妙我就对她就没感觉了......所以,我懂你们。我没问题的,别担心我。”
父母离婚势必会对孩子会带来各种程度的伤害,但孩子的心理是有自愈力的,只要孩子能得到父母持续的关爱,这份创伤迟早会慢慢愈合的。
3.
相比而言,那种婚姻名存实亡,但却打着为了孩子的幌子维持假和睦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才是最大的。因为如此这般的感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说炸就炸了。
毕竟那些活在不爱和谎言里的父母,最终能给予孩子的只有毫无安全感和对婚姻的恐惧。
那些高考学子大多是在十七八岁,正值青春期,他们比那些少不懂事的儿童更容易受伤,他们的心理更敏感、更脆弱、更叛逆,也更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对于父母的貌合神离,那些敏锐的孩子们早有察觉。甚至,他们对父母的感情变故心知肚明,只是配合父母演戏而已。
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煎熬,特别是有些妈妈流露出“都是因为你,我才忍着不离婚”这样的情绪,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负罪感,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我们总会听到有人说:世界上再幸福恩爱的夫妻一生都至少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所以,你们看,哪有一个婚姻中不出现摩擦、磕碰的?两口子有矛盾是正常的,婚姻里哪里有那么多的天作之合,不过是一个懂得包容迁就,另一个懂得适可而止。
就算婚姻真的到了无法挽回的那天,也请彼此好聚好散,并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最后,惟愿每个孩子在回溯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充斥脑海的,不是父母无休止的争吵,而是也许不完美,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回忆。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商务合作请私信。关注我,毒鸡汤管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