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是什么。
如何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个人感觉这个技能很难学。不是单单的多读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感觉还需要多加尝试,不管是失败还是错误,错了赶紧改正再进行。
其实针对文中出现的电梯问题,单就这个事情,如果是我来说这件事情,我会采用列项排除法来进行这个事情。先列举出可能造成的原因,然后选择最有可能的一个进行调整,得到反馈信息,在调整方案或者总结。
故事中,彼得做的都是针对人的,这个或许可以运用一部分心理学的研究来进行调整员工心态,这一部分是针对人言的。还有一部分是针对机械,也就是电梯这个物件本身。文中提醒该电梯,常年拥堵,放我身上我也不一定可以认识到很可能就是由于电梯老化的问题,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打一个电话或者是百度咨询一下相关方面的事情。例如“电梯为什么常年拥堵”,就当做是汽车周期性维修一样,有问题,尝试各种方法。
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够轻易的把握住事情的本质,也是由不断的碰壁,然后“复盘”过程,进行总结反馈。能力的高低就在于你复盘的过程,你能够从自己的思考方式结合情景再现,你能够找到那些问题进行改正。
2.问题往往来源于“我”
事都是由人制造出来的,事情本身不存在对错,错的一般都是人。
在这个故事中的转折点在于“她转念一想,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态度问题,才让问题这么尴尬”
对于习惯性找别人问题的,我觉得就应该多反思自己有没有行为偏差;如果是自身已经自带自我反省功能的,可以脱离小我的反省进入到事情整体的大局观来看待问题出现在哪里,以一个旁观者的省份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局限于自己如何如何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倾向于如果仅仅谈论事情,那就不要谈感情;谈感情的时候,就不要谈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谈事情的时候,我们又非得加上感情的因素,导致从来不是有针对性的谈论问题。就好像,对一件事情的谈论,说着说着就会上升到这个人的问题。
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中庸之道”啰。
3.问题由谁解决。
看来看去,就是“感同身受”来解决问题。
但是同理心似乎在现在是一个很难得的品质。过多的人在意的都是自己怎么了,很少去顾及对方的感受。
如果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谁做都可以;可是往往在职场中,你可以不计较的多做一点,可是一旦做的多了,大家都习惯你来做了,就会觉得理所应当的就是你的事情了,这个时候的“大义凛然”就是给未来的自己找不愉快。如果像领导不关注大家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老板和你的高度不一样,当然想的层次不一样,不一定会在意这些小的细节;反而说不定会因为你的这个侵占他的车位的行为,而对你有所想法。有一些领导似乎很喜欢,被人捧着做领导的感觉的,不可能跟你感同身受的,就像如果能用奢侈品跟一般人分划分界限,大多数人也是一定愿意这样“与众不同”的。
这个问题,不如以实际情况而定。似乎厚黑学比较适合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