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的工作和婚姻

作者: 习习香 | 来源:发表于2020-07-18 18:49 被阅读0次

    大友是我老家的邻居,准确地说,是我外婆老家的邻居。

    我兄妹四人,小时候父母照应不过来,于是将我寄居在外婆家。外婆家并不远,但周边没有多少同龄孩子。我妈说,其他孩子住在外婆家都受不了孤单,哭闹着要回家,只有我,能受得了安静,和外公外婆这两个老年人在一起,一住就可以住上一星期,寒暑假时,甚至可以住上整个假期。

    外公外婆的房子是标标准准的两间茅屋,舅舅们年青的时候都离开家乡到别的县城去寻找生计,我妈也已经嫁出去,所以只有外婆外公住在茅屋里。所幸我妈嫁得不远,相隔二三里地,能经常去看望外公外婆并照应一些事情。我小学和初中时,常常放学后就直接回外婆家。

    外公外婆的茅屋是独立在一片田野中,和东西两边的人家都要隔着一两块地,门前十多步远处有一条小河,河边和屋子的周围,有高高的树。从门前到河边这一小段距离,既可以说是门前的路,也可以说是门前的场地。夏天的一日三餐通常都是在室外吃饭,追随着茅屋和大树带来的荫凉。

    据说大树被我哥还有这么一个利用:他小时候在外婆家淘气,被大人责备,为了反抗和“惩罚”这种责备,乘人不注意,他偷偷地爬到一棵树上。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安然坐在树上,看着全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般到处找他,直至故意摇动树枝发出响声。大人们终于发现了他,“请”他下树并享用午饭。大概因为门前有河,我父母找不见他的时候是非常担心他失足掉下河的。

    他的这种“创意”,我有次"复制″却得到相反的待遇。我小时候受父母责备,有天晚上想离家出走,盘算了半天,最多也就只能“出走”到外婆家。可冲出家门,望着外面黑黝黝的夜空,却没有胆子出走。于是,我闪在一边,看着我爸我妈他们提着马灯出去找我,我然后悄悄地在门边蹲下。我在“享受”着父母哥哥他们前呼后叫人仰马翻带来的痛快时,我父母精疲力竭地回来了,在家门边发现了我,“拎”回家馈赠了一顿打。说实在的,父母是很少真正打我们兄妹的,通常只是摆出一些打的姿态,但那回我是真挨了打。

    每逢我在家不如意时,我头一个念叨的去处便是外公外婆家。

    实际上我在外公外婆家呆着的时候,虽然没什么同龄伙伴玩,但比起其他兄妹是有许多令人愉快的“资源”的。首先在家的时候,父母根本没时间顾上我们,而在外婆家,他们对我嘘寒问暖,我时时刻刻是他们的“中心”。另外在吃的“资源”方面,外公外婆也是以我为优先的,比如可以获得特殊的大米粥、鸡蛋羹之类。虽然外公外婆和左右两边邻居都隔着一段距离,但谁家若是包饺子或烙饼了,邻居间都会互相赠送一些,这也包括大友的父母。这些送来的好吃的,份量不多,只能解解馋味,是不能尽兴的,外公外婆是近乎让我全盘独吞的。

    小河边、田野里,菱角荷藕瓜果蔬菜也自有能吸引我在外婆家住下去的乐趣。去邻居家回送一些吃的,或是串门,也是我的乐趣。我特别喜欢去大友家串门。

    大友家与别的农家相比,显得非常的干净。他家的鸡鸭是圈在屋后面的,所以门前场地总是干干净净的,不像有些农家总是沾满了鸡鸭的排泄物。大友家屋后的菜地也是整理得方方正正齐齐整整的,有时候我去串门,大友妈会顺手摘下一些菜瓜豇豆之类,让我带给我外婆。大友的父亲在农活之余,好像会做一些手艺活,所以他们家在当时的年代算是小康之家了。

    大友比我大六七岁,我们互相不是玩伴,所以我跟他并没有多少交集,只印象中他是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爱干净,脚上总是一双白球鞋,上面不沾污泥。

    我上高中时就住校,到外婆家的次数少了。偶尔去外婆家,从邻居家门前经过,若碰到大友,就会打个招呼,那时候他已经长成一个帅小伙子了。但大部分关于大友的零碎信息是从与母亲的零碎谈话中获得的,这些零碎拼起来大概是这样一个不完整的片段。

    大友在农村上了高中,成绩中等,高中毕业后,他并没能够考上大学。如大部分农村孩子一样,没多久就结了婚。大友的父母是勤快但要求较高的人,据说大友的妻子好像比较懒散,不善于持家,婆媳之间免不了出现矛盾。大友并不善于处理这些矛盾,他听到父母或妻子两方面都向他抱怨只感到心烦,于是大友离开家到县城去打工。

    大友是不偷懒的人,在县城很快就站稳了脚,并且好像转正获得了成为“定量户口”的机会(城乡二元制,定量户口指城市户口的身份)。大友回家次数并不多,父母和妻子在家,矛盾更加无法调和。大概大友自己对妻子也是不满意的,所以他并没有将他的妻子带到县城去。最终妻子和他离婚了,两人之间没有孩子。

    大友父母和大友自己,对这段婚姻并没有做过多挽回的努力。大友是白净的青年,又是定量户口,再婚应该不难。但事实上,大友从离婚到现在,一直未能再婚,拖延至今。

    大友诚实勤快不假,是定量户口不假,但在县城并没有一砖片瓦,九十年代甚至现在,哪个姑娘不看中房子呢?没有房子家在哪里呢?大有做人一丝不苟,并不善于用软语俏皮讨得女孩子欢心,何况还是个二婚头。所以大友在县城找对象的优势几乎是没有。几年后,大友自己也觉得在城市成家的希望渺茫。

    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巨变的时代,国有企业改制,国有工人下岗,农村和小县城人口不断地向大城市转移。县城的国有企业,规模小,成本高,本就没什么资源优势,也很难获得政策的扶持,在这样的大浪淘沙中,能够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最显著的应该是东三省,历史上的重工业基地,逐渐走向了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浙江广州深圳等制造业的崛起。

    大友的企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被淘汰了,大友又回到了农村。

    回到农村的大友在择偶方面,更加没有优势,因为农村的姑娘们都到城市去寻找希望了。

    何况大友的年龄也一年一年大了。

    大友后来也断断续续出门去打工,却始终没能在城市呆下去。因为大友父母老了,需要大友断断续续的照顾。大友父母大概也感觉到后悔,大友的婚姻像一块石头压在他们心上,他们四处托人说媒,甚至托人找外地妹子,被骗了一些钱。但大友没有像样的工作,在城市没有房子,并且家有两位老人要照顾。这样的条件终于不足以使得大友成家。

    大友在农村也做过一些活计,但都没有能够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大友做豆制品挑卖,成色好,价格公道,做出来的不愁销。但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水打浆,外加销售,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雇人又承受不起,最后放弃了。大友还干过一些别的活,比如到工地帮工或是收旧货出售,人家都是主动打电话约他去上班或收旧货,但大友有个毛病,天生爱干净,稍微脏一些的活,他觉得不能适应。

    大友照顾父母直至他们去世。有一次我妈提到大友,我说,是不是让大友到我们厂来看看,是否能干车间的活。

    大友来了,我带他到车间里去走了一圈,大友自我估量了一下,他今年五十多岁了,眼睛又有些老花,一些长时间的体力活担心吃不消,怕万一干一段时间后再提出不干会被人家笑话。

    我挽留大友再呆几天,到城市转转,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活计可干,但大友坚决地买了回程的车票。

    我知道他有两个方面的顾虑:一是他顾虑给我添麻烦,二是顾虑万一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适应不了再回去,会被人笑话。

    我懂得他潜意识的思维:他当时回去,在家乡人看来,是他没接受这份工作;他若干了一段时间再回去,人家会认为他干的不好被工厂辞退了。

    他大友不肯丢这份面子。

    大友就是这样一个人:自爱,生怕给别人笑话,也生怕让别人生厌。所以他是一天也不愿意在我这多呆的。

    大友回去的时候,我倒有点过意不去,好端端地让他来去一趟,对他来说,来回路费也是额外的不小开销。

    我有时候看到身边各式各样的人,会想到人的命运问题,与历史关联又与个人的自身性格相关。大友在在原来的企业已被获得认可,但历史的变化将他抛出了原来的轨道。他高中学历,人又聪明,并且个性自爱自律,又整洁干净,卖东西诚实无欺,倘若从事仓库之类的物资管理工作,必定可以管理得井井有条。但这类工作工资低,或者进入有门槛,都没能成为他后来打工的方向选择。大友与人交往总是先考虑别人会对他有什么感受,又不善于沟通,遇到什么事情先自我放弃自我退缩。婚姻和工作,他都没能坚持下去。

    通常活得洒脱的,都是无所顾忌的人;活得成功的,都是意志坚定的人。大友都不是。

    其实我这么说,在大友身上也看到我自己的一些影子:比如缺少坚持、容易放弃、容易退缩。

    我不过是比大友运气略好些罢了。

    从大友身上,我还想起老家的另一些邻居:那个先烧窑制砖、后做铝合金、再种时新蔬菜、养鱼卖虾的远房本家堂哥,可是每项行当他都没能持久干下去,上次回老家时听说在饲养山鸡,不知现在是否还在做着?大体上他和大友们都是这一类人,头脑聪明,眼光敏锐,能够从别人从事的职业或行业中迅速看到利润,但却缺少对风险的预估,等到自己去从事了,才发现面临一大堆的问题,所以不得不迅速地转行。

    比如小区门口不停改换门面的店铺。

    再有天时方面给农业带来的风险:一场台风可以掀翻整个鱼塘,淹没所有丰收在望的庄稼……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是一代不屈农村人的缩影,但现实中成功的孙少安并不多。

    大友回家乡了,他告诉我,虽然原来的单位没了,但他的养老保险却接续了,再过三四年,他就可以办理退休了,这样也算老有保障! 我听了为他高兴,祝福他一切顺利!

    不知怎的,我突然留恋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日子。屋子前后都是田野和庄稼,门前有槐树,四季有稻香麦浪。早晨在茅屋西边的屋荫下吃早饭,大米粥就咸鸭蛋;中午在槐树的树荫下吃中饭,偶尔有油炸的河虾;傍晚在门前场地的一片霞光中吃晚饭…….我坐在高凳子上,在外婆的“乖乖小心”声中,双脚离地,恣意地前后晃动。

    那时候的人都比较简单,不太患得患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友的工作和婚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pf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