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简书写的第三篇有关王潇的文章,也许是我厚爱她,更多可能是她带给我隐约的力量,这是个永远不让人看出疲态的女人。
一、冷眼旁观的粉丝
忘了是什么原因认识她,可能是刷微博时看到「微博推荐」栏有这个人。点进去,慢慢了解她:播音专业出身(我曾在电视台实习,给播音员拿衣服录带子,看过他们调整姿态嗓音、对着切换的镜头立马进入专业角色的工作模样),开了一家公关公司(之前工作也涉及公关),时尚杂志主编(之前也做过杂志编辑),趁早创始人(按九型人格我是五号,属于追求高度自律,与趁早精神吻合),以上种种发现这个女人和我有交集,我开始认真去关注她。
她被封为励志大姐、鸡血大姐,刚开始我是有警惕心的。励志是个被说烂的鸡汤词,最爱用成功学去洗脑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所谓的畅销书作家,畅销二字也是被书商包装起来的。我这么想着,仍默默关注着她和趁早,我既没成为跑团一员,也没加入读书会,我照样健身,并每个月消灭2-3本书。
励志大姐的励志精神不靠情感煽动、危言耸听,是有方法论的。打钩、清单、列表、计划,每一项安排密密麻麻布满在趁早手册上。纸质本+手写体,这是人类产生至今最庄严的铭刻形式。这不虚浮,写下,做完,打钩,稳固安全感,就这么简单。通过一个月、半年、两年更久的执行,时间看见了改变,就这么朴素。
未了解以上方法论前,趁早团队已遍地开花日渐壮大,我还是将信将疑,准备目睹这个女人。
2014年7月6日,广州珠江新城W酒店当天我在朋友圈配了上图和一句话:“30岁前还需要励志吗?”
结束后,我走去前面想近距离看看这个女人。会场上听声音是纯正北京妞的嗓门。声音不算柔,但铿锵有力。就近距离看看人。恩,看到身板了,肩膀挺窄,所以就一小身板,瘦,手臂没肌肉,略失望;看脸,挺美。大家蜂拥拿着书来签字,我转身走了。
后来我翻了当天照片,只有三张类似上图,没有她近照。
二、晚都晚了,我挂起趁早项链
实际上,王潇和趁早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励志而励志。在知道王潇和趁早之前,我知道《一生的故事》,知道时间管理,知道十万个小时理论。然而,——是王潇和趁早,用了一种鲜活的方式,让我抵达它们。
我开始买了第一本趁早手册和趁早项链,这表明我从心底接受了。我认同凡事趁早的理念,不管是选择专业、毕业后选择行业还是恋爱,都要趁早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勤交学费,然后成长、进步。《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中是这么写的。我挂着趁早项链,在地铁中寻找同类……
站在奔三的眼儿上了,突然为自己挂了趁早项链而耻。我是个趁晚党。读大学时,不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毕业后这些年工作依旧不稳定,在不同的行业辗转、迷茫、苦闷;同龄人薪水过万,我囊中羞涩,不知所措;我跑去一线城市,跌倒碰头;挫败感一阵又阵,付出了很多,现实未给我一个回馈;25岁才真正谈起恋爱……还有,直到今年我才了解那个真正的自己,一部分自己。了解部分自己是最大收获吧,正如书中写的“也是三十岁以后,我才明白,无论是择业道路,还是恋爱道路都比不上自我发现的道路艰难和漫长。”
而一想到自己真的晚了,犯错的成本越来越大,我可以把自己当孩子,社会不会这样看我。我硬着头皮安慰自己“只要你意识到,就永远没有晚的时候。”这时候,趁早手册是乏力的。灵药显灵更是飘渺。
书中说,事情是一团问题,可以拆开捋顺后等待解决,而人不是。无法像问题一样解决,只能与之共存。现况是我遇到了一团团解不开的事情,还有人的问题。我避不开,逃不了,是自己没能力,那就是命运要我蛰伏啊!
三、然而这个女人真的在做榜样
从早前一个冷眼旁观的粉丝,到现在每天要看看这个女人精进勇猛的样子,为自己充充血。
这是我最爱的三张照片。分别概括为精英美、质感美和力量美。
一个女企业家形象有木有 最爱这张。黑白更是。 区别于一些健身女性单纯的肉身照,眼神里有东西,一定是个人物。也是她脱掉美女这个代词所做的。终于我不计较当初她手臂有没有肌肉线条,也不在乎有人在微博质疑她健身摆拍诸如此类的小细节,再如有人吐槽说健身服海报腹部P得阴影过重。这些都不重要。她就是个比普通人起点高些,仍一刻不停努力的大姐啊!她就是勇猛精进按她的计划走向她意愿的人生,并为我们做了榜样的大姐啊!
她为那么多女孩打开了一扇门,她提供了反复试验的活法,向死而生,活到淋漓;她告诉我们,没有谁是你的参照物,周围男性、亲友都不是,无论性别,都是作为一个人而获得最终的自尊;她更是毫不吝啬的晒家庭温馨照,事业心强的女人,谁说没有归家的期盼;她推出趁早信用卡、趁早健身服,谋划出更大的商业版图,哪家公司首先不以盈利为目的呢。有人说趁早大会商业味太重,那他就不是真正趁早一员。至于我,就继续做那个另类趁早粉丝吧。
四、会讲故事的第五本书
书的前段表姐的故事,几乎是让所有读者震惊的吧。个人感觉书的后半段有点敷衍和草率。
除了我以外,不知其他读者是否也希望了解作者这几十年的更多成长细节,用来关照自身。比如如何找对象,如果知道找的是对的人,孕期和工作之间的协调,趁早大会说读研时趴车上方向盘哭泣想着做的决定到对不对,后来是怎么求证并发生了转机,等等,我以为会出现在书里。但本书毕竟不是作者倾倒过往私生活,更多的只能根据从前的博客、微博中提过的只言片语,来为自己做参考吧。
王潇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两个晚上看完书,留在脑中留下那几个场景和人物,神奇的表姐,命中遇到的猫叶苍苍,黑猫少女,苏芒手划的“1”,试镜看到的床,追寻自由的老gay,五五分的首付,铁轨上的搬运奇事。还有一次次出现的“涌起热血”。
这个热血人儿,自诩是个理性人,受惠于父亲儿时教诲。《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有散文和小说共存的优美和简练,作为一本书,达到了已有的文采,但是我这个自私的读者,还是遗憾于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讲她那些交过的学费,更多跌倒站不起来以及站起来的故事。(话说回来,作者也有自己的选择哪些事件写在书里)
作为一本书,好看是第一要义。文中有很多鼓动人心的形容词和动词。文中王潇把《写在三十岁到来之前》这一文章的火爆看做黑天鹅事件,也无可厚非。作为读者,除了在书中收获力量和意愿心,还要有分辨心,在这篇火爆文章的背后,作者是有多年的思考积累和优秀的文字功底,以及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造成了爆文。随后第一本书出版,即成了畅销书,除了作者的实力,也有书商功劳,改成“女人明白要趁早”这个作者当时认为有点恶俗的书名,为她打开了畅销书作家的大门。
继续出书、创业,看似是无心插柳,实则是王潇不断努力后的果实。从小概率在寝室接了第一单,到创办公关公司,再到随手送了客户效率手册,再到趁早品牌创立,正如乔布斯的那句话:“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你不得不相信某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因缘际会……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不会失去希望,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就是这个女人,她在第五本书里,真诚剖析了自己自律的根源,叙述了原生家庭作用于人生的重大轨迹,一次次看似小概率事件背后的自有逻辑,不自吹,不张狂,果敢又理性,让人看到这样一个必须会赢的大姐,更是我们一直会热爱下去的大姐!她盼望着传说中的2016年,我们盼望着40岁更神采奕奕的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