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看了几集《康熙王朝》,这部改自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的电视剧,从播应以来就好评如潮。它就像一个历史的史诗般演绎了康熙从幼师到晚年的整个执政过程,非常精彩。
但是看到少年康熙为了验证下自己学问,偷偷参加了应试,而考中探花。而这届的状元却是在第一个交卷的举子伍次友。但是他写的文章却和考题无关,而是一篇弹劾鳌拜非法圈地,结党营私的文章。因为文章写的大气磅礴,而被破格选为状元。也因为康熙正绸缪就此事整治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就让苏克沙哈以此考卷为引子在朝堂上向鳌拜发难。想借助几个大臣的力量一举扳倒鳌拜。
这个时间正好孝庄去了皇城郊外的皇陵,脱离了祖母的庇护,小皇帝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治国才能。却不想鳌拜一党早有防范,不仅事先想好了应对之策。而且趁着苏克沙哈参奏以后其他朝臣大多持观望态度,甚至临阵倒戈。鳌拜一党变被动为主动反而参奏了苏克沙哈的多重罪恶。(历史上是24条)没有人敢站出来声援苏克沙哈。鳌拜威逼小皇帝下令处置苏克沙哈。
少年康熙没想到自己一出手,不仅陷入被动,没制约鳌拜,反而被逼着牺牲了倾向于自己的忠臣苏克沙哈。
孝庄太后听了苏麻喇姑连夜奔马驰骋的密保,提前回到了皇城。但是面对鳌拜等关于如何处置苏克沙哈的汇报,也只能狠心处死苏克沙哈,“用苏克沙哈的人头换京城几个月的太平,”因为“不杀苏克沙哈就无法让鳌拜一党安心”。
事情一出,官府立马下旨捉拿伍次友,皇帝却派人通知他早一步先行逃遁,而他也不过是听了店家建议去了店家另外一家旅社。
当初康熙看了他的文章大为赞赏,心里已经认定他为有识之士,并且想拜他为帝师。后来也在旅馆找到他,同他畅谈国事,颇有见地,苏麻喇姑也对他一见倾心。
在后期剧情中皇帝特别欣赏他的才华,曾许诺他可以要任何一样东西,其实暗示可以成全他和苏麻喇姑,但是他看出了皇帝也喜欢苏麻喇姑,而且考虑了苏麻喇姑与其跟着他必定凶险和漂泊,就放弃了这个机会。后期皇帝曾想求娶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却为了伍次友而选择遁入空门。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确有其人,而且活到了90岁,终生未嫁。但是伍次友这个一生漂泊,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却是虚构的人物在剧中他活到了75岁,同皇帝是亦师亦友。文艺作品是可以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但是我觉得电视剧对他的处理上有点欠妥。
在鳌拜圈地结党营私这件案子上面,苏克沙哈作为辅政大臣之一,最后都要用头颅去献祭,被定性为被苏克沙哈勾结利用的举子,做出了攻击鳌拜的惊世文章,却能够兵不血刃,悄然隐退,而不被追求,也没有被害,实在匪夷所思。鳌拜一党肯定会拼命搜寻他的踪迹,务必将他法办,怎么可能就这样放过他呢?!我认为这点不合情理,属于一个优质好剧的硬伤。
追逐美好,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