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极限运动
极限之路:二十五岁的北漂族,开始在北京养老

极限之路:二十五岁的北漂族,开始在北京养老

作者: 极限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19-01-10 15:58 被阅读47次

社会节奏太快,只能说从18岁到28岁的这十年,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要说做过什么,好像除了变老,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还不尽的房贷。作为第一批90后,我们90/91/92年生人,似乎成了北漂里年龄最大的一批,在这座疯狂快速向前奔跑的城市里,使劲地拖着后腿。

工作不好,创业失败,房贷,责任......在不断的社会高压下,我们烦躁不安。站在是去是留的十字路口,有一部分年轻人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北京,却不是为了奋斗。只是因为不习惯老家的环境,准备在这个大都市里有仪式感地开始养老。

1.

“公司来了新同事,96年的年轻人坐在了总监的位置,我们这些92年的,怎么跟人家比?”

王艾,92年。某影视公司活动执行。

年龄似乎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最大障碍。就像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马上就26了,虚岁算都28了,很快就到三十好几的人,折腾不起了。

对未来的无尽恐惧在吞噬着这个年轻人所有的奋斗激情。

两年前认识他,那时候他23岁,张扬似乎是他唯一的代名词。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代表着轰动和时尚,永远穿着各种花色的衣服,但巧妙地驾驭的很好,比现在某音上的小哥哥还要清秀帅气。

两年后的他,穿着暗沉沉的衣服,像得了软骨病似得、腰杆塌塌地直不起来,目光低垂无神,脸上没有清理干净的胡渣下慢慢堆起了肥肉。

说话间聊起以前的事,他自嘲地冲我们一笑。

说着自己的现状,无非就是老一套,想辞职、想高飞,但没有实力,不敢随便动窝。

托人也找了几个不错的公司想跳槽,但别人却满足不了他月薪1万的要求,所以只能继续在现在的公司混着,等找到合适的下家再说。

做着早已熟悉到不动脑子就能完成任务量的工作,偶尔赚些外快。月薪从4千慢慢涨到7千。现状虽然不太满意但还凑合。

他反反复复地提到:“我老了,现在换工作哪有这么容易,你看我们公司新来的总监,才96年的,我都92了,和他们比没有竞争优势了。他们年轻,还什么都不担心,工资多少都没有大碍,可以到各种公司岗位尝试历练。我不一样,背着80万的房贷,必须得找一个稳妥的公司,月薪还不能低,以后结婚生孩子,还有各种花钱的地方。现在这个公司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是我的人脉资源都还在,一个月拿个七八千是不成的,所以不是随便就能换的。”

抱着这种养老保底的想法,他在现在的公司一待就是3年,没有寻到任何晋升的机会。来北京几年了,却依然在最普通的岗位上挣扎。慢慢地,他离当初来北京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现在,他住着和别人合租的房子,屋子里收拾的也有个家的样子,各种家具都很齐全,温馨又不太失格调的样子,烧烤、做饭、约局,都很合适。

但这样的合适,和当初想的在这个城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真的一样吗?

2.

刚到北京那会,我们都是热血澎湃的梦想少年,现如今,你是否也和王艾一样,已经做好在北京养老的打算?

你是否也一边喊着日子过得艰难,一边又不愿意放弃追求生活的仪式感?

活的精致是我们在北漂的过程中学到的社群交友快捷键。这也是我们最先学到的,工作之外,关于生活的哲学:即使工资不高,也要把自己收拾的体面,不让自己活得粗糙。

就像作家王小波就说:“诗意的生活并不是矫情的造作,而是在庸常生活里让自己带一点格调与品位做事,把生活过的浪漫有趣,不让自己活得粗糙。”

但是,再好的理念一旦落到实处,都要做好被人曲解搞砸的觉悟。这群已经计划在北京养老的年轻人,就是个中先驱。

为了切实做到“不让自己活的粗糙”

有的人会花99元买一个月四次的鲜花,每周一固定送到自己的办公桌上;

有的人办了VIP的健身卡,买好了运动服,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成为运动健将;

有的人每天都喝枸杞、练瑜伽、买保健品、吃养生谷物早餐;

有的人每逢节日都要给特别的人制造惊喜浪漫,或者在把早饭摆成爱心的模样;

有的人在各种品牌店里疯狂扫购,穿时尚博主推荐的衣服,喷名牌香水,逛网红餐厅,出入名人常去的酒吧会馆……

但为什么你做足了这种生活的仪式感,还是不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扎根立足的安全感呢?

大概是因为:

昨天还借着一个浪漫的约会互诉衷肠的情侣,转眼就因性格不合各奔东西;

每次熬夜失掉的胶原蛋白,吃了多少营养餐都养不回来;

办了一年的健身卡早就在角落里堆灰了,心心念念的瑜伽垫搬家后就不见了;

一回到家,就躺倒在凌乱的床上,屋子里还隐隐传来臭袜子的味道;

最难过的日子永远是信用卡需要还款的日子……

面对这样压抑无望的生活,这群准备养老的年轻人纷纷感慨“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子是这么乱用的吗?你们考虑过韩寒的感受吗!

精致没有错,但谁让你在追求形式上精致的同时,养成了行动上的懒惰呢?

你以为穿了旗袍就和张爱玲一样精致,涂了口红就和杨澜一样知性,看了场演唱会自己就是明星,喊了两声创业就和马云一样成功了吗?

真正的仪式没有速成,你见过川藏线上转山的藏民跪一步跑出十米远的吗?

那些外在的精致都是锦上添花,只有你看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吃过的苦,通过滋养你的灵魂,打磨你的气质,才能最终汇聚出你的精致人生。

3.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老了。有些人虽然年岁大了,却依然活的年轻。

让我们的国家真正进入老龄化的,到底是那些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的老人,还是那些二十五六岁,却每天都做着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的梦,在灯红酒绿中消磨光阴的年轻人?

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就知道了。

你以为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永远都在下象棋跳广场舞吗?你out了!

58岁的魏老师,被称为“老岩棍”。

图片来源:岩点

在一次现场分享中,有人提问魏老师:“年纪不小了,在攀岩的时候,做一些幅度比较大的动作,是不是会害怕呢?”

魏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害怕是攀岩的一部分,我们要利用恐惧才能爬的更好。”

正是这位临近退休的魏老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具体而宏大的目标:再爬十年。但前面说的那些25岁的年轻人,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却是“混过明天”。

这样25岁的人,已经可以被称为老年人了。那真正的年轻人都在做什么?

知乎作者“塔塔”说,自己在27岁开始攀岩后,才彻底摆脱了那种对生活隔靴搔痒的感觉。

热爱攀岩的这一群年轻人,才是真正年轻人的代表。玩攀岩,不是为了当运动员,也不是为了征服一条条抱石路线。

“为的不是爬的有多好,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享受那个死磕,苦逼,自虐的过程”,这是岩点作者“家决”对攀岩上瘾的一个很精辟的总结。

玩攀岩是可以帮助当下年轻人挑战自我、坚定信念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当自己的手也能真切地触摸到岩壁,当自己的肉体在岩壁上蹦来蹦去,当自己以攀岩第一视角看着岩壁的尽头,我才真真切切地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

青年作家任晓雯曾这样写道:很多人一生都没找到自己的喜爱和擅长,他们是怀着某种无法言明的亏空感度日的

这种亏空感不会出现在玩攀岩的年轻人身上。但对于那些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假装学学这个做做那个的北漂养老一族,这种日益严重的亏空感,还有多久会完全吞噬他们呢?

看似顺风顺水的生活,都紧随着一种隐秘的挫败感和疲惫感

而当你奋起努力,只为超越自己的极限,看似艰难,看似凶险,最终却能收获一份沉甸甸的存在感。

年轻的灵魂,请永远记得,我们为极致而生,凑合差不多的一辈子,不算真正的活过。

文/COOL

相关文章

  • 极限之路:二十五岁的北漂族,开始在北京养老

    社会节奏太快,只能说从18岁到28岁的这十年,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要说做过什么,好像除了变老,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 疫情---从北漂族升级“三线”贵族

    我曾经在北京漂流了8年,因为疫情结束了北漂生活。我想聊一聊离开北漂的我,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北漂族 北漂一族开始...

  • 白痴先生L的第五弹——‘北漂’

    bei北piao漂wu无xian限hao好 北漂,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的、在北京生活和...

  • 北漂

    北漂,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D额、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

  • 漂在北京,囧在北京

    是北漂族还是老漂,真没法说。 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在北京也许我不会来,但他们才刚刚领证,所以算不上老漂;说北漂吧,好歹...

  • 仅以此作献给广大的北漂一族——北漂北漂

    . 仅以此作献给广大的北漂一族——北漂北漂 九条命韩裕平 谨以此作献给广大北漂——北漂北漂 这是我的第二轮北漂 四...

  • 爱的成全

    90年代中期,开始有大量北漂族涌入北京。如果能把户口落在北京三环内,单位还有房子分给你,那就是众多北漂人梦寐以求的...

  • 结婚前后的我

    和每一个北漂女孩一样,我也是曾经的北漂一族,在北京奋斗、打拼、为爱困扰、为事业折腾着。在北京上完大学后,自然...

  • Candice张红:教育焦虑反映了选择能力的丧失

    L君及其妻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十几年前跳槽来到北京,加入北漂(在北京工作没有户口的人,称为北漂一族)大军,后育有一...

  • 2019,浪起来

    18年对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独自一人来到北京开始北漂。北漂这个词很早就有所接触,给我的感觉北漂一族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限之路:二十五岁的北漂族,开始在北京养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uarqtx.html